學會允許和接納,就是從混亂走向光明

學會允許和接納,就是從混亂走向光明

有一位“書寫”強迫的來訪者進行諮詢。他每次寫作都要不停地檢查,不停地檢查。儘管導師已經說可以了,但還是不放心,還是會不斷去檢查,為此而焦慮。

找到我們,問我們,說如何才能確認不會出錯!

我們回覆:“抱歉,我們並不能幫你消除永不出錯的可能,我們能做的只是讓你,即便在可能出錯的情況下,能淡然處之。”

很多時候,我們的來訪者來的目的似乎都是想解決某一個問題。但是很遺憾,心理諮詢關心的並不是某一個問題的消除,而是個人內心的成長。

換句話說,當你的內在得到了成長,你的那些問題自然就不再說問題。

當然,在某些時候,我們的內在的痛苦或一些問題是需要得到疏導和解決。

但如果心理諮詢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痛苦和問題,那這個諮詢將會變得效果非常有限,或者變的非常糟糕!而來訪者本人也會受到挫敗。

因為,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痛苦和挫敗,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想試圖去消滅這些痛苦。這個想要消除的慾望正是我們痛苦的開端,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

在《戰勝抑鬱》書中講到,一個真正內心和諧的人,他絕對不會是一個沒有問題的人。

所謂的和諧,不過是因為他懂得以一個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和處理問題。

所謂的正確態度是指,能夠去容忍、接納,並且學著與痛苦共處的能力(平等心)。

而那些試圖消除痛苦,消除無常,想到達到完美及圓滿的追求,不過是一種嬰兒般的自戀。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人類從未圓滿過。痛苦也從未消除過。

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依舊可以享受我們當下的生活。我們依舊可以學習自我成長。

如果一個人還抱著這樣一種態度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我就無法繼續生活。”

這就像一個小孩的棒棒糖丟了,在哪兒哭。這個時候,父母拿出一塊蛋糕來,說我們吃這個。但是這個小孩說,不,我就要那顆棒棒糖一樣可笑!

你是那個在哭的小孩嗎?

只有小孩才會去埋怨老天爺要下雨,因為下雨,他便不能出去玩了。

但對於一個成人來說,只有接納這個下雨的事實,並儘自己所能去面對這個事實。

同樣,真正心理和諧的人,他會接納問題是生命的一部分,並儘自己所能去過好自己的生活!

學會接納、面對、感恩,如此即是一個“嬰兒”走向成人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