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菜創始人劉傳軍做客《品格》,暢談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道路

在疫情期間,原本以B2C為主營商業模式的美菜,為滿足民眾需求,將業務向C端拓展,將放心菜送進千家萬戶,也因量大實惠成為網友口中的“憨憨”。昨晚21:20,美菜創始人兼CEO劉傳軍做客安徽衛視高端經濟人物訪談節目《品格》,分享創辦美菜的經驗與初心,暢談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道路。

美菜創始人劉傳軍做客《品格》,暢談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道路

互聯網農業拼的就是供應鏈

疫情爆發後,美菜迅速決定在全國開闢“綠色通道”,除了保障湖北及全國醫院、防疫一線部門的食材配送,更將供應餐廳的平價食材配送向個人和家庭用戶開放。能夠迅速將食材送入千家萬戶,這與美菜強大的供應鏈優勢不無關係。

劉傳軍認為,對於互聯網農業以及生鮮平臺而言,供應鏈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傳統的“農民生產-商人採購-菜販批發-消費者購買”的渠道模式,很難解決中小餐廳買菜麻煩、價格優勢小、食品安全無保障的痛點。美菜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訂單信息,打通上下游供應鏈,不僅讓效率更高,還能保障食品安全,幫助餐廳降低成本。

因此,在劉傳軍看來,在互聯網農業行業裡,競爭拼的就是供應鏈。劉傳軍眼中的供應鏈能力包括商品、物流、系統三方面的能力,為不斷提升這三方面能力,美菜建立了全國的採購網絡,追求產品從源頭到消費者的全鏈條的打通,實現全程可溯源。同時,美菜具備生產加工能力,目前在全國共建有 70 多個大倉庫,上千個小倉庫,物流覆蓋全國三四百個城市。

“這樣的物流能力是我們過去五年服務餐飲業客戶需要,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劉傳軍對於美菜的供應鏈能力十分自豪,也正由於有著如此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可實現全國各個城市的調撥和服務,美菜才能夠在過去三十多天內,保障全國各地一線的食材供應,將放心菜送進數百萬家庭。供應鏈的強大帶來的另一項好處,便是為美菜帶來充足的現金流,並磨練出一支強大的團隊,這些組合在一起構成了美菜的競爭壁壘。


美菜創始人劉傳軍做客《品格》,暢談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道路

企業的願景是為農民謀幸福

源於對農業的熱愛,劉傳軍毅然投身為中國農業奮鬥的偉大事業中。而劉傳軍創辦美菜的初心,便是在上游為農民謀幸福,下游中國人吃上放心食材。為了達成這一願景,在產品供貨源頭方面,加大產地直採比例,並於農業大戶、種植企業加強合作,在種子、種植、管理、技術等方面為農民提供幫助。

自2017年至2019年11月,美菜及其聯合供應商夥伴已在全國近80個國家級貧困區縣展開扶貧採購工作。截至2019年11月,美菜採購總量突破9億斤,總計收購貧困地區蔬菜金額近11億元人 民幣,同時幫助環京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銷售近5000萬斤,挽回經濟損失約1.1億元;平均每年帶動國家級貧困區縣近25萬農戶種植,帶動本地農戶季節用工近8萬人以上,解決了蔬菜銷售難、農業就業難的問題。

劉傳軍認為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美菜的核心還是服務好餐廳和家庭,來累計足夠大的規模,通過將一個單品的規模做到足夠大,從而去改變這個單品背後的農民,幫助他們取得更好的生活。而對於家庭用戶而言,美菜基於原本在To B業務上的豐富經驗,仍然紮根追求商品內在品質而非包裝、追求家庭消費性價比的基本原則,用供應餐廳的價格讓中國家庭用上足夠豐富、便宜、安全的食材。


美菜創始人劉傳軍做客《品格》,暢談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道路

加強工業投入,將互聯網農業打造成第五張“網”

此次美菜所釋放出來的供應鏈能力和價值,得到了市場和行業的認可,包括沃爾瑪、中國郵政等在內的更多企業找到美菜合作,希望能夠共享美菜的供應鏈。劉傳軍表示美菜未來將會繼續加強在工業上的投入,加強供應鏈的進一步建設,讓它能夠覆蓋到全中國的家庭。

劉傳軍相信經過美菜的不斷努力,其供應鏈網絡將會不斷開放,同時服務於餐飲和零售,讓美菜走進家庭、走進超市和便利店,成為一張共享的食品網絡,為全社會提供服務。他要讓中國互聯網農業成為水、電、煤、網一樣的社會基礎設施,也讓美菜供應鏈成為每個家庭、每個企業鏈的第五張網,並對這張網絡不斷的完善。

品讀人生,格物致知。昨晚播出的節目也是《品格》第二集的最後一期,感謝本季節目所有參與錄製的企業家,他們分享的成功之路、執著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獲益匪淺,他們一路走來的業績,對社會的奉獻、價值和擔當也為我們指引了人生奮鬥的方向。感謝所有觀眾對《品格》第二季節目的支持,讓我們一同期待《品格》第三季與大家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