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谷的金鼻子到剽竊獎

有時候各樣知識會莫名其妙的糾纏編織在一起,就好比我這兩天剛聽過第谷給自己做了個金鼻子,還沒來得及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又聽到“金鼻子獎”是設計界的剽竊獎。

第谷的金鼻子

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在望遠鏡被髮明前,在天文學觀測中作出了大量卓越的貢獻。第谷去世之後,他的助手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對遺留下來的大量觀測數據進行艱苦的分析和整理,總結出著名的行星運動開普勒三定律。

這位第谷家裡特別有錢,做事風風火火桀驁不馴,而且身體特別好,一言不合就上手開始打架。1566年12月10日,20歲的第谷參加了一位教授的家庭婚禮舞會,因為一個數學問題而當場與丹麥貴族曼德魯·帕斯伯格(Manderup Parsberg)發生了爭吵。12月27日,兩人再度爭吵起來,各不相讓,最後相約以決鬥平息這場爭論。兩天後的深夜,在黑暗中兩人開始了這場決鬥,到底是技不如人第谷敗下陣來,不幸的失去了自己的鼻樑。

從第谷的金鼻子到剽竊獎

殘缺的臉面不好示人,第谷變開始研究醫學和鍊金術,成功地為自己打造了一隻金鼻樑,並用膠水把它粘在鼻子上。這使得需要隨身攜帶著膠水,以備不時之需。現在能看到的第谷畫像上清晰可見金鼻樑和原本鼻子銜接的痕跡。

金鼻子剽竊獎


德國設計師裡多·布瑟(Rido Busse)在1977年,發現自己為百來蘇蒂公司設計的一款電子秤被一家香港的供應商抄襲,仿品的銷售量達10萬臺之多。當時德國的法律界還沒有真正能夠保護版權人利益的具體措施。鑑於此他想創立一個剽竊獎項,希望引起公眾對剽竊行為的關注,對剽竊者產生威懾,使從事剽竊生產或經營的企業信譽受損,進而抑制剽竊活動。

從第谷的金鼻子到剽竊獎


他化用了德語中的一個成語——sich eine goldene Nase verdienen(意為賺了很多錢)——將這個獎項命名為“金鼻子獎”,獎盃是一個長著金鼻子的黑色小矮人,以諷刺那些嗅覺靈敏,通過剽竊謀取暴利的企業。

從第谷的金鼻子到剽竊獎


在該獎項設立開始,中國企業屢有斬獲,2019年更是包攬了前十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