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不可思議

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是歐洲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瘋狂的足球文化,誘惑人心的美食,層次豐富的建築......吸引人們湧向這座城市的理由有千千萬萬。


馬德里的建築既保留了許多歷史街區和街道,也有眾多新建的優秀現當代建築案例。西班牙的第一位普利茲克獎得主拉斐爾·莫內歐就出生在這裡,想要了解莫內歐,從馬德里開始是最好不過;除此之外,在西班牙現代建築史同樣重要的幾位建築師,如德·拉·索塔和米格爾·費薩克,在馬德里亦能看到他們的精彩之作。


馬德里的不可思議,你可來親自揭曉。


馬德里建築漫遊地圖(編者繪)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由“高技派”代表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設計的馬德里巴哈拉斯機場T4航站樓,是曲面型屋頂的又一個代表。屋頂由眾多巨型“Y”字型鋼柱支撐,鋼柱被刷成了各種明亮的顏色;四周牆面均為巨幅落地玻璃,屋頂則設計了眾多圓型玻璃天窗。大廳內的主色調呈米黃色,如波浪般起伏的天花板用經過防火處理的一根根長條竹片裝飾。


設計充分利用了自然光,既起到節約能源的作用,又使廳內的光線柔和,令人賞心悅目,體現出設計者人與自然和諧的設計理念。此項目獲得了2006年的斯特林獎(Stirling Prize)。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費爾南多·伊格拉斯基金會的前身是西班牙建築師費爾南多·伊格拉斯的自宅與工作室。伊格拉斯對“地下建造”的興趣在這棟房子裡體現得很充分:同步進行對基地原有住宅的整體改造及對花園的挖掘,一個9x9x7米的立方體,加上一個2x2x7米的稜柱空間來容納通向第二個地下室的螺旋樓梯。由於不可能在現有房屋與相鄰房屋的隔牆之間引入機械設備,挖掘工作只能用鎬和鏟子手工完成。


該住宅不僅因其在地塊上的獨特位置而引人注目,其內部的品質也讓人驚訝。除了5個天窗外,這棟沒有縫隙的地下建築竟擁有一個舒適的室內空間,有良好的照明和舒適的體感溫度。大天窗下的空隙照亮了房間,除了臥室和浴室外,其他空間沒有隔斷,在白天保持著完美的照明。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作為西班牙建築史上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馬拉維亞體育館的優秀是毋庸置疑的。它建於20世紀60年代,建築師亞歷杭德羅·德·拉·索塔(Alejandro de la Sota)將地形特徵、功能需求、結構形式等多方面完美融合在一起,通過一個天才般的嵌入,將下層的體育場和上層的教室結合起來。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Bankinter大廈是西班牙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拉斐爾·莫內歐在自己家鄉城市所接受的第一個委託項目。建築完成於1976年,三個橙色的磚體量交叉組成了這個有趣的“城市建築”——看似奇怪的建築形體被巧妙地插入緊湊的基地環境中,與周邊城市地塊相融合。該設計提出了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模型,它由幾個相互連接的部分共同組成。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項目基於一座歷史教堂改造而成,原教堂建於1763-1791年,後在內戰時期被毀。隨後在遺蹟的一側加建了工人學校,即為現在UNED校區教學樓部分。2004年,建築師Linazasoro在教堂遺蹟的基礎上將其改造為一個公共圖書館,新的改建很好地平衡了建築三個時期三個部分的關係。


由於老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壞,所以建築師試圖捕捉材料固有的特質、光的品質和空間比例。新介入的設計並不是人們所預想的無關要素,而是從已有的元素中提取並升級得到的形式,為老的空間注入新的活力,用一種新的方法來凸顯歷史遺蹟。許多磚牆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以保護破舊的教堂外殼。室內以木材構成的新體量更小,展現出新介入設計低調謙遜的姿態。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普拉多博物館是西班牙收藏繪畫作品最全面、權威的美術館,藏有戈雅、魯本斯、格雷科、提香等大師的作品。2007年由西班牙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拉斐爾·莫內歐主持進行擴建,建築師挖掘了博物館和修道院之間的區域,在修復的修道院下面放置了新的入口大廳和臨時展覽館,並將它們之間的斜坡加建上蓋,變成草坡花園。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由瑞士建築事務所、普利茲克獎得主赫爾佐格與德梅隆設計的Caixa文化中心是一座由舊電廠改造而成的建築。一方面,建築師用傳統技術恢復了部分磚表皮,形成對場所的記憶;另一方面放棄了原有的石頭基礎,形成了底層的架空,創造出了違背重力的戲劇性。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這是世界上最大、西班牙訪問量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藏有大量名家如薩爾瓦多·達利、康定斯基、米羅等人的作品,鎮館之寶則是畢加索聞名世界的畫作《格爾尼卡》。2005年對外開放的擴建部分,由法國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設計,一個有趣的中庭與巨大的屋頂將建築內幾個不同部分連接了起來。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1992年,莫內歐為馬德里的阿託查火車站增建了一個現代的新車站,比舊車站的空間大了4倍。這次擴建以高速AVE列車為中心、目的是建立一個更好的短途與長途鐵路網絡,連通城區的巴士與地鐵。新車站的特點是其圓形燈籠式的入口大廳、柱狀的集散廣場、通高的天花板和平坦的屋頂。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建築地圖 | 馬德里:不可思議


生於1913年的米蓋爾·費薩克同設計體育場的德·拉·索塔是同學,但二者在建築深入的方向上卻完全不同。米蓋爾如同人體骨骼似的混凝土預製構設計,在解決結構和功能要求的同時,又賦予其西班牙所特有的美學特質。


聖安娜教堂就是這一專利的最好案例。建築被一個極為表現主義的屋頂所覆蓋,這個屋頂就採用了預應力骨骼梁混凝土的設計,在室外通過屋頂的斷面可以清晰地觀察這種做法。空間處理方法也是與眾不同的。第一個提議是用一種新方法安置來到教堂的信眾們,通過橢圓的形式圍繞聖壇來安排座位;第二個提議是關於獻祭和聖餐儀式區域,在半圓拱頂下的豎直牆面上挖了三個壁龕,其中一個被垂直照明以用來供奉聖人。

圖文轉自行走中的建築學,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