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從上個世紀90年到今天,短短的30年時間,慢性疾病爆發式的增長,是什麼原因導致?讓我們一起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吧!

現代社會生活環境的三大變化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人們常常以飲食作為營養的判斷依據,許多人認為把飯吃好營養就夠了。然而矛盾的是,飲食條件越來越好,慢性病也越來越多,合理的飲食方式在保持人體健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是注重飲食方式就能解決營養問題嗎?考察一下現代社會有哪些重要的變化與食物和人體的營養需求有關。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那麼,我們又要問一下了;僅靠今天的食物能提供充給我們充足,而且均衡的營養嗎?每每我向我的朋友們提到這個問題時,收到的總是異樣的眼光,好像我是外星球來的人。“笑話!在今天食物如此充足的年代,我們怎麼會缺營養呢?我們是營養過剩了!糖尿病不就是富貴病嗎?現在的人,不是都很胖的嗎?”好的,那現在,就來看看我們都吃到了些什麼?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先說說構成一切生命的基礎材料蛋白質。身體需要的蛋白質主要從魚、肉、蛋、奶等食物中獲得。您有沒有感覺,今天的紅燒肉可不如20年前的紅燒肉香了。為什麼?這說明豬肉中的營養下降了,以前的豬養一年才出欄,今天呢,三個月。雖然營養下降了,但因吃豬肉中毒的人卻增加了。以前我愛吃豬肝,現在我都不敢吃了,因為在全國各地因吃豬肝而導致食物中毒的還少嗎?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雞肉怎麼樣?說句實話,口感很差,骨頭很容易嚼碎。有的老太太燉雞時很驕傲,說,你看看今天雞燉得多好,連骨頭都爛了。哪裡是因為燉得好,而是因為雞缺鈣。現在的雞長多少天上市?28天!您想想看雞肉能有多少營養呢?雞蛋的質量又怎麼樣?以前的雞蛋黃黃黃的,誰家炒個雞蛋,街坊四鄰都能聞到香味,今天呢,嚼到嘴裡都不香。原來的雞好吃,是散著養的,今天的雞可慘了,一生就活在籠子裡,籠子前面是食槽,後面是裝蛋的槽子,前面吃食,後邊下蛋,這哪裡是養雞,整個就是下蛋的機器。為了提高產蛋率,雞農們不讓雞見陽光,而是用燈來調節時間,開燈8個小時,關燈8個小時,所以在雞的世界裡,一天是16個小時。另外為了提高產蛋率,很多雞農大量使用激素。奶的質量呢?關於牛奶質量問題的報道經常見在報紙上登出、在電視和網絡等各種媒體播出。牛奶衛生問題、抗生素問題、增稠劑問題、香精問題、三聚氰胺問題等等。現如今,蛋白質的來源很成問題,一方面蛋白質的品質下降了,而另一方面,有害物質卻大大的增加了。不是嗎?

蔬菜、水果的情況是如何呢?這裡有一項調查。。。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人體所需鐵的含量是150mg;要想達到這一標準,現在要吃15斤的菠菜!。。。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人體所需Va的含量是15000IU;要想達到這一標準,現在同樣要吃3斤的胡蘿蔔!

為什麼食物營養流失?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長,為了追求產量,人們的耕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長期使用化肥,很少使用農家肥,有機肥。這就使得土地養分嚴重不足,土壤中礦物質含量嚴重流失。營養不在土壤裡,怎麼會到農作物中?不能到農作物中?怎麼可能補充到我們體內?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據統計,現在要吃16個蘋果,裡面的維生素含量才抵得上50年前1個蘋果的營養素的含量。營養成分下降了,但有害物質卻增加了,什麼催熟劑、膨大劑、農藥、重金屬鹽等等。這些有害物質進入身體後,身體為了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還要再消耗大量的營養素。我現在都搞不清楚,吃了一個西紅柿後,我是賠了還是賺了?為了獲得一點維生素,卻吃到了更多的有害物質,我還得更多的消耗掉身體裡營養素!我講這麼多的事實,只想告訴您一件事,我們今天的食物已經不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了。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除此之外環境汙染,空氣、水比30年前糟糕很多,面臨這些汙染也是需要每天攝入更多的營養素來對抗。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不良的生活習慣需要更多的營養素來消耗,我們在食物中攝入的不夠,卻要消耗更多,爆發這麼多的慢性疾病也就不足為奇了。

追溯“慢性疾病”的根源

所以今天不是您要不要吃營養素的問題了,而是我們為了自己的健康而不得不服用營養素。每個人的營養缺乏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缺乏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