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60後的,媽媽說她二十多歲的時候,薪資是每月500元,在那時候,算高嗎?

夏季的貓


你媽媽是60後,那麼在她的二十多歲,應該正處於1990年代左右,500元的薪資水平,那可不是一般的高了,因為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裡,工資水平也不過才200元左右。我記著在我們當地,那個時候還非常流行萬元戶這種說法,一個鄉里沒有幾個萬元戶,其影響力和含金量絕不亞於現在的千萬富翁。

我記得我哥哥1992年左右參加工作時,那個時候的月工資才一百多,不到兩百元,後來工資漲了不少,大概在接近四百的樣子,已經屬於當時很高的工資了,和其它單位的工資水平相比高了一大截。我們家在80年代末期蓋了四間大瓦房,當時在村裡也算比較超前的磚瓦結構,我們俗稱“蓋大屋”,當時連工帶料下來才一千七八百元左右。那時候十元錢的購買力還是非常大的,我當時上學時買雙運動鞋才幾元錢。

你媽媽當年500元的工資水平,我感覺拿到現在比的話,應該在年薪50萬的水平以上,那個年代能夠拿到500元的薪資水平,絕非一般人物。

我記得工資真正開始漲幅大的時候大概在1995年左右,我記得1996年的時候,一些在城裡比較紅火的企業裡上班的人,就有破千的工資了,那時候聽說工資能拿到一千出頭,感覺就是很牛的人物了,因為大多數的人基本上還是維持在500左右。


元芳有看法


這個問題是個腦筋急轉彎。

1960年生,20歲,就是1980年,月收入70元的都不多;1969年生,29歲,就是1999年,月收入700元的就很多了。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二十年,改革開放後,老百姓的生活開始平穩起飛。記得1999年我狠心買了第一部手機,翻蓋愛立信,1680元,而這之前,卻是連固定電話也沒捨得安一部的,好像是2000多。

而2000年以後,買商住房;2010年以後,買私家車的,如雨後春筍,人與人之間,關係很快地物質化,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悲?

錢如此地重要,人情日趨淡薄,人性呢?那些不聽勸阻,在這疫情嚴峻節骨眼上,依然我行我素的自私之人,肯定是中了“腰包鼓起來”的巨毒了,腰癌發作,要遭捱了。


忠城蔡價高


90年以前,這個時間段工資不是很高的?,在工廠裡累死累活才一百二三十塊錢一個月,事業單位的工資也差不多,也超不過兩百一個月。假如這個時間段你媽做個體戶,一個月500塊錢是綽綽有餘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記得當時風靡全國的電影少林寺,我們縣城是上午一場,下午一場,晚上兩場,電影票一毛五。我嫂子家,在大街上開了個餛飩攤位,一碗餛飩一毛五,一天能賣200塊錢

90年到99年,工資福利有所提高,假如你媽文化程度比較高,大專生或中專生,那個時候國家是包分配的,每年的年終獎加基本工資應當都有500。


元寶胖外婆


60後,20多年後也就是80年代中期或90年代初期,那個時候如果一個月如果500元錢的工資那就是一個富婆呀!我是82年參加工作的,當時工資每天1.24元,半年以後長成每天1,46元,一直到87年長成每天2元,然後每年上調半級工資,到95年國企工資翻番,每月工資加洗理費5元,加肉食補貼5元加公房補貼工資的5%,總共開350元錢,97年後實行了崗位工資每天15元錢,一直到98年下崗。


狩獵殺戮者


我72年,89年11月進一臺資電子廠上班,試用期月150,三個月後200,後當一小組廠+50,在當時算高了。我們是沿海地區。當然後來是越來越高了,80年代如果能上500,應該可以說是相當的高的工資了。


葉落心湖


你媽媽說她是60後,她在20多歲時拿的工資是600多,那我說你媽媽肯定不簡單。

我就先說說我自己的工資吧,我記得我是1983年十月份參加工作時,因為是建築級所以我85年學徒期滿以後每個人月的基本工資是37.5塊,五塊錢建築工人補貼、副食補貼兩塊五、洗理費二塊五,當年建築工人的工資標準是在全國工資標準中是最高的。

我清清楚楚的記得當年,我們單位的八級工老師付連各種補貼算上是118塊錢,這樣級別的老師付在我們單位裡同共不超過十位。當年我們單位的領導是屬於正處級副局級,他的工資標準連辦公費用全都算上才不過170多塊錢。因為這些我記得當年在黨政群公示欄中都標明的清清楚楚的大家誰都互相看得見,想瞞也瞞不了。

當年國家幹部包括國企領導的級別,一共是23級。前十幾級我不知道,從十八級以後我都知道。按照你所說的這個工資收入在機關企事業能拿五六百塊錢的級別,在當年應該是起碼是副國級的級別。


用戶夏天的風


評論裡很多人說不可能,我來分析一下,60後20幾歲的時候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工資收入大概在一百至兩百之間吧。以我家為例,86年左右父母的工資都是兩百多,八十年代後期全家遷去深圳,特區內工資收入普通職員大約五六百,管理層能過千,關外工廠的比較低,大約兩三百,我1995年工作的時候第一個月工資是1600。所以估計題主的母親應該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工作,這個收入也很正常。


Dennis118


這工資也太高了吧,不是一般的職業。記得我90年參加工作每月只有50元工資,一年後定級每月69元工資,班組裡老師傅也只有一百多點,老師傅們要養家餬口,一月下來也沒什麼結餘。那時候大家都過得差不多,若每月有500元工資那肯定過的是土豪的日子。


悠然自在哈哈哈


60後,20多歲上班,這信息不清晰。因為80年代後期到95年前,通貨膨脹很高,有些年份存款利率加保值貼補有20%。地區不一樣,行業不一樣,差別很大。1980年,職工月均64元,1990年,月均178元。1995年,月均458元。舉例,我在中部省會,91年政府上班,一個月130多,93年到金融單位,月均800,95年到股份制金融,月均2500往上。


遠方的我123


媽媽60後二十歲的時候才80年代。

80年代500真的可以底現在5000元嗎



我聽父母說80年代,當地大型國營企業以及事業編單位,職工每月才接近100左右。

80年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代,80年代正是處於改革開放的年代初期,人們才開始慢慢接觸新鮮事物,很多人才剛剛開始出去流行外地打工,這個年代人們的平均工資還不到100元,有的人攢上一年的錢才能買得起一臺電視機。

500塊錢=5000元

那個年代月工資還不到100,而現在大多數工資都是2000+的,以前人們一年才可以買一臺電視(當時電視500塊錢),現在電視好點的基本都是在5000左右了。所以這麼算的話漲了10倍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