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很多人有過胃痛的經歷,胃炎發作的時候,可以非常的痛,人會滿頭大汗,甚至是疼暈過去。而胃癌卻正好相反,早期胃癌基本上都是沒有症狀的,等到了胃癌晚期,才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表現,這就是胃癌的可怕之處。

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為什麼胃癌不痛不癢?

胃癌不痛,是因為正常細胞突變成癌症細胞後,可以逃避免疫系統的打擊,由於免疫系統不會對癌症打擊,所以人體不會出現任何的不舒服。

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但有一部分人,在胃癌早期會出現一些“突變”的異常症狀

1、大便發黑,主要是因為胃癌導致消化道或者小腸出血後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紅細胞被破壞,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所以糞便會呈現黑色。

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2、食慾減退、消瘦、乏力是胃癌首發症狀,約佔40.0%,不少患者常因飽餐後出現飽脹、打嗝而自動限制飲食,加上消化系統因胃癌而功能受損,食物營養無法消化吸收,體重就會逐步減輕。

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如果出現以上“突變”,那麼請立刻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早期胃癌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癒率超過90%,而胃癌的晚期的治療效果只有10%。

患有胃炎的人是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大多數是由胃炎發展來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等原因造成胃黏膜損傷,出現炎症後,我們的身體會利用各種途徑來修復胃黏膜的損傷,在修復的過程中,就有可能出錯,導致基因突變,這些突變的細胞就可能一步步的發展為癌症。

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所以,長期的胃炎的人,一定要定期的檢查身體,必須做胃鏡,並積極治療胃炎,藉助外力來修復胃黏膜損傷。

除了吃藥,生活中這樣養胃,胃癌才會繞開你

1、飲食規律

三餐定時,每餐七分飽是最根本的養胃之道。飲食過飽會增大腸胃負擔,過少又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刺激胃腸道引發各種胃病等。

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2、食療殺菌修復

胃炎的人胃裡一般都有幽門螺桿菌,這可以藉助一些能殺除幽門螺桿菌的食物來幫助去除,尤其是猴頭菇和丁香,猴頭菇中的猴頭菇多糖和丁香中的丁香酚組合後具有出色的殺死幽門螺桿菌並抑制其繁殖的能力,還能抗炎生肌,促進胃黏膜修復癒合,所以不妨多補充一些活性好的猴頭菇丁香口服液來殺菌抑菌,幫助胃炎好轉和康復。

胃癌不痛不癢,但如果有這2個“突變”,越快做胃鏡越好

3、飯後適當運動

飯後適當走動、散步,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而且對於促進胃腸道蠕動、減輕胃部負擔有很好的幫助。

除了有胃炎、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以下人群也屬於胃癌高危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定期接受胃鏡的檢查:

1、胃癌高發地區的人;

2、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

3、經常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存在胃癌風險因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