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眼科……這些高危科室終於恢復了

今天下午,上海舉行新聞發佈會,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許健、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吳英姿,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口腔科、眼科……这些高危科室终于恢复了

將逐步恢復眼科、口腔科等高風險診療項目

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介紹,市衛健委繼續做好本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服務”的工作原則,進一步指導各級醫療機構做好日常診療服務。各市級醫院恢復普通門診,住院、手術服務繼續有序開展,眼科、口腔科、五官科等部分防控高風險科室的診療項目也將在採取嚴格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恢復開展業務。同時,要求各區衛生健康委指導各區屬醫療機構同步恢復日常診療服務工作。

免除疫情期間企業的土地租賃費用

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許健介紹說,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正處關鍵期,按照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們一手抓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各類重大項目建設對於穩增長、保發展一直起到關鍵性作用,為此市規劃資源部門專門建立了全市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確保重大項目“專班管、專人盯”。

針對防疫相關項目,規劃資源部門開設了審批綠色通道,充分利用告知承諾、容缺審批等方式加快防疫項目的開竣工和不動產登記進程,力爭項目第一時間運營投產。

同時,為了提振企業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市規劃資源局印發了《關於全力應對疫情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的若干土地利用政策》,努力減少疫情影響,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一是降低產業用地成本,包括免除疫情期間企業的土地租賃費用,產業用地地價實行底線管理,存量工業用地經批准提高容積率和增加地下空間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等。

二是適當調整履約監管工作,對於受疫情影響,未能按出讓合同約定繳付土地價款的,不作為違約行為,不計滯納金和違約金,企業可以申請延期繳付或分期付款。土地出讓合同關於開竣工、投達產的履約時間要求根據疫情自動順延,可在疫情解除後通過簽訂補充出讓合同調整履約時間。

在服務企業方面,疫情也倒逼進一步創新管理方法。如世博文化公園方案審批按照全過程線上辦理要求,在政府各部門內部審批環節實現圖紙、文本等材料的在線審查、無紙化流轉,確保審批“不掉線”。如靜安蘇河灣公共綠地項目,採用了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會同市綠化市容局、市交通委、市民防辦、靜安區規劃資源局、區文化旅遊局、電力排水公司等十餘個部門單位開展線上研討,取得了良好效果。

累計可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約15億元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主動對接本市延遲復工的企業,為他們快速辦理暫停用電、減容用電業務,優化調整基本電費結算方式,已累計為216家此類企業節省了電費支出。近期,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還積極落實國家關於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的政策:自2月1日起至6月30日,對上海所有非高耗能的大工業企業與一般工商業企業的電費按95%結算。

這項舉措將惠及上海地區的75萬家企業,累計可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約15億元。

“宅經濟”迎重大機遇

將佈局無人經濟、在線經濟、AI+等領域

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表示,新冠疫情的爆發,一方面導致經濟出現暫時性的停擺,另一方面新經濟新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是生物醫藥產業加速發展。部分生物醫藥企業(防護器械、診斷試劑、消殺用品等)贏來短期急速擴張機遇,如之江生物和捷諾生物生產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成為首批檢測試劑盒。

二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加快應用。如依圖科技開發了基於CT醫學影像的“新冠肺炎智能評價系統”;商湯將AI算法用於巨哥電子熱像測溫儀,電信運營商用大數據分析支撐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新業態新模式迎來重大機遇。在線問診、遠程醫療成為需求爆發點,阿里健康今年以來在線義診訪問用戶超過280萬;在線教育、數字娛樂回到風口,嗶哩嗶哩預計一季度營收增長118%,喜馬拉雅一季度增長32%。生鮮電商需求旺盛,如叮咚買菜春節7天完成400萬單,近期訂單量增長80%;遠程辦公業務迅速成長,華為的Welink業務量增長80%,為上海4萬企業和組織30萬人提供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