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和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在一起工作很常見,這樣來看高學歷的名校生“虧”了嗎?

丘崇壇


985和普校生在一起工作,不是985虧了,而是普校生虧了。因為985頂著光環,機會多一些,資源多一些,關注多一點,領導還會“忍讓”多一點(擔心別人說嫉賢妒能)。有的公司還有“歧視”措施,985畢業生比普通生起薪高1000元。怎麼說985吃虧了呢?

在傳統行業裡,985名校生成長進步,並不佔優勢。

我所在的大型公司,中層管理人員隊伍中,985的比例並不高,相反,重點普通本科的人比例最大,高達80%。985的畢業生,往往在“心理不平衡和後悔糾結”中落後了。

舉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三年前,我們招了100人,其中清北10人。我們高興的不得了。清北的居然屈尊看上我們傳統行業,清北畢業生在大家印象中,不是高科技,就是金融投資,最次也是互聯網。到傳統和相對低薪的企業裡,相對比較少。

我們公司的“優待”清北的,一是先輪崗三個月,直接安排在集團總部部門,二是起薪高1000元,三是直接列入培養梯隊計劃。也就是說,他們提前兩年進行集團總部管理層。那些普通學生,都是到基層一線工作兩三年,再進行遴選進總部的。

公司管理層應該是仁至義盡了,本意是拴心留人,希望清北畢業生能夠長期在公司發展。可惜的,儘管我們公司給他們的工資不算低,有宿舍,有食堂,有關心,有福利。但是他們還是攀比那些金融、科技、互聯網公司同學的薪酬。動不動就說人家年薪百萬,讓我們老總聽了很不舒服。你們剛才來幾天,就攀比高管工資了?

後來,高管層對這批人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事實證明,他們不夠踏實,可能是因為覺得屈才了,個個恨不能直接當中層,年薪要向總經理看齊。

三年,主動辭職五個。三年後,普通本科生成長很快,業務能力超越了他們,讓清北生不爽,認為公司不夠重視他們。公司還怎麼重視,恨不能捧在手心裡了。後來又賭氣辭職2人,剩下3人。目前看,發展也不夠好。

作為HR,分析內在原因:

第一,公司是高度重視名校生的,畢竟可以給公司隊伍結構帶來優化,在市場上也能提升公司形象。實事求是地講,公司重視他們、優待他們,是真心實意的。甚至有點“哄”著名校生了。

第二,這兩年就業形勢嚴峻,名校生開始也是本著高薪行業去的,只是進不去,無奈“降級”到傳統行業。從一開始,就是不甘心的。心態上不情不願的。而且不掩飾地掛在臉上,讓公司員工看了不舒服,影響了他們的第一印象。

第三,期望值過高,公司滿足不了,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他們不與公司同事比,專門和他們的名校同學比,傳統行業的薪酬水平和提職的效率,不可能與高薪企業相比。他們誤認為公司沒有充分尊重他們,實際上,公司高管還氣得不得了,認為他們得寸進尺。

第四,他們心思沒有沉到本職工作上。他們來就是被動性的選擇,到我公司就業也是過渡性的,並不想專心在公司發展。所以,起點不紮實,影響了後續發展。

第五,普通本科生相對就比較踏實,也不和名校生攀比,按照公司規定,紛紛都基層做起。那些重點本科生,往往比普通本科生要成長快一點,這是因為他們智商稍微高一點,學習能力強一點,再加上他們能塌下身子工作,成長必然快一些。

事實證明,普通學生中很多發展的比名校生還好。市場和實踐,才是踐行學歷和能力的唯一標準。


職場火鍋


如果這樣你就覺得虧了,那你的學歷再高,我也覺得你不會有所建樹。我為什麼會這麼說,我想談談我堂哥的經歷。

我堂哥211大學畢業,很幸運進入全國百強企業。當然,這裡的大多數人才都是985,211的名牌大學畢業。當是不排除就沒有本科學生存在,普通大學的本科也有,可是別人的知識見解甚至要比他們這些985,211的要高與好。

我堂哥和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他給我講了一件事。當時公司有一個項目本來很快就要談成了,負責人也是進公司兩年多的一個985畢業生,但是因為由於工廠問題和資金落實問題一直談不攏,就在對方要放棄時候,一個普通大學的本科生提出了一個方案,最終為公司挽回了一個億的損失,可見這個方案是非常可以的。

可是,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個人的學歷一般般,不行。可是,沒想到的是,接下來一年,他的業績水平是最高的。他說,不能一一個人的學歷去評價一個人,如果你覺得你學歷高就是很了不起的話,那你就輸了。學歷不代表一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當初這個人大學畢業之後,是自己主動找到他們公司尋求這一份工作的。

雖然學歷普通,但是別人大學的成績榮譽證書可能比很多985,211學校的學生要多,可能當時老闆看重這一點,所以他進入了公司。為公司帶來的收益遠遠要多,最終的職位比很多人要高。

雖然,普通大學的學歷在很多公司裡不招待見,可是往往會有這一些人在普通大學裡做的事也可以很優秀。不要以學歷去看待別人,而是以實際情況去對待。以學歷去對待,總覺得自己很優秀,和普通人一起工作會要自己很虧,那你的想法真的是太過於自以為是了。你永遠不知道普通人也會有巨大的潛力爆發,問問有時候,高端人才的研究脫離不了普通人。


微視角ing


我是211小碩畢業,目前從事研發工作,目前身邊一起工作的有985畢業生,還有普通高校畢業的本科生,也有大專生,當然分工是不一樣的,研發基本都是211以上,普通學校主要工作是一些技術支持相關的工作,大專生主要是生產產品,掌握一些流水線上的技能。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第一,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很精彩,每個人都需要受到尊敬。工作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合作共贏,大家一起把產品做好才是最重要的,讓用戶滿意才是根本,用戶才是上帝。

第二,工作不是讀書,分工不一樣,任何一個崗位都很重要,更多考慮的應該是把所在的工作做好,做完美。工作中看中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價值,而不是看學歷,解決問題才是根本。

第三,工作了,學歷已經是過去了,可以證明你有一定的專業素養,我們要看到未來,不要總是想著過去自己取得成績。工作中所需要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需要好的溝通交流,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溝通交流能力很重要,還有就是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企業看中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學歷,當然如果存在能力差不多,面對同樣的晉升時,領導會優先考慮985畢業的,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實,這個前提是能力差不多的情況,從這種角度來考慮,985畢業應該不會虧啊,還是有優勢啊。

第四,985畢業的學生從比例上來講,取的成功的概率要高一點,從我目前所在企業的高層,基本都是985畢業,當然,我說的是比例,不是說非985畢業就成功不了,這中間有個比例問題,可能比例會少一點吧,有很多很成功的。

第五,不管是985畢業,還是普通高校畢業,我們都要向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這樣我們才能進步的快一點,心態要放平衡。如果你是一個985高校學生畢業,請你平等的眼光看待身邊普通高校畢業的學生,如果你是一個普通高校畢業的學生,請你以自信的眼光看待身邊是985畢業的學生,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彌補自身的短板,謝謝。


剛剛深圳


有個段子,說你要是名校生,實處渾身解數費勁巴拉進了某著名企業,發現和你一起進的居然有二本生,別懷疑,趕緊抱大腿,這個人要麼背景驚人要麼能力驚人,反正總有一個地方吊打你。


這個段子的意思是讓你放下身段,用平和的心態看待名校生和二本三本生一起工作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國企的基層單位、工廠,以及大量中不溜秋的私企中。如果是總部和區域總部,比如國家電網總部、省網、中石油總部等,基本上都是名校生天下,如果是頂級私企,BAT華為網易,也是以名校生為主,但名校生的比例和層次遠遠比不上國企的總部,這也是為什麼清北人的學生更願意去國企的原因之一,在總部很少遇到這種讓心理失衡的事情。


名校生和二本三本生一起工作很常見,以國家電網為例,如果對電網比較熟悉,會發現員工學歷和學校差別非常大,從從清北西交華科浙大到二本,從大專到碩士都有,但是大家的收入和乾的工作差別並不是特別大,怎麼看待這種現象,高學歷名校生是不是虧了?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也有著非常複雜的原因,還是要用平常心來看待,而且細究起來還是差別很大。

國家電網員工來源主要是以下幾種:

1、原電力部系統所屬院校。比如上海電力學院,長沙電力學院、東北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大學等,以及各省的院校,比如南京工程學院、瀋陽工程學院、XX電力專科學校等。

2、以清華、西交、浙大、華科為代表的985強校,屬於第一梯隊。

3、其它電氣工程實力強的院校,比如武大、重大、哈工大、山大、天大、西南交、合工大等,哈理工、瀋陽工業大學等。

4、系統內員工子女,這個在以前是很大的一個員工來源。

所以員工來源院校層次就差別很大,計劃經濟時代以及前些年,以上院校的畢業生去向雖然有區別但是區別並不是特別大,西交浙大和二本在同一個部門幹同樣的工作也很正常,還有一大部分“走後門”的。

但是現在越來越正規了,靠關係進國家電網越來越難了,各級國家電網都有比較明確的招聘標準,名校生、高學歷的和二本大專幹同樣的工作,拿同樣的工資的情況越來越少,比如去總部、省分級別的國網、研究院、設計院、諮詢機構的基本上是985電氣名校碩士,一本二本只能去縣一級。但是畢竟是央企,龐大臃腫緩慢,還不能完全像民企那樣做到人盡其用。

還有一些需要注意:

不要只看表面現象

深入瞭解下會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很多人不明白電網內部也是有編制名號的,有全民、集體和臨時工之分,收入福利穩定性差別很大,基層員工大部分都是集體和臨時工,以二本、大專(高職)為主,名校碩士考進去基本上都是全民制,看著穿一樣的一份幹差不多的工作,其實差別只有自己人知道。有人說很多大專二本也是全民編制,正常,國企本來就是比較看重關係的,自己不給力父母給了也行,沒必要因此心理不平衡。

區別越來越大

電網內部各部門差別也很大,比如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調度部門、繼保、信息中心、變電等以名校高學歷為主,輸變電、檢修等比較艱苦的地方就是二本大專的主要去處了。有人說我見過清華的還爬電線杆呢,正常,就像清北學生去銀行也要幹一段時間的櫃員,清華的去電網也要去基層鍛鍊一段時間,然後再去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部門,或者機關單位的用電科,安全監科等部門。

穩定、壓力小、有一份競爭力的薪水,是國家電網最大的優點

本科已經是隻是國家電網普通職工的最低門檻,大部分人都要基層鍛鍊開始,很多人哪怕一輩子不能升職也可以做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是國家電網介於領導幹部和職業技能人員之間的一類群體,分為專業技術和一般管理崗位,在被稱作幹事、專職、專責“,其實是帶有一定職權的崗位。


康英勇


不一樣的,一個正規的企業招聘985和招聘一般大學生所設置崗位是不同的,甚至有些企業明確是不要一般大學生的。就是說大家起步就不相同。985能進的單位是一些普通大學生一輩子進不去的。

招聘的時候就算有些單位招普通大學生而且招聘條件上面有可能不是明顯,但是在招聘的時候那些hr心裡是有衡量標準的或者說上面對他們有下達硬性指標的。不具體寫985這樣的硬性指標是因為怕引起社會上面的議論。好比985211可能應聘的是管培生,一般的大學生可能應聘的只是普通的銷售,生產等等。

其次,提升速度上面是有區別的,一般的985和211相對來說企業領導者會重視些。機會也多一些,提升的渠道和速度也會快一些,事實毋庸置疑。很多單位對不同學校畢業的員工入職工資也是不同的

最後,985211還有普通的大學生,他們最大的區別是敲門磚,但是這隻能說是一塊敲門磚,能影響你就業的前期而已,讓你們的起點不同。雖然說學校的影響可能是終生的,但是一般在就業三年或者5年之後學歷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好比入職5年後你應聘或者被獵頭到公司一定的職位的時候,學歷的影響是非常小的了。這時候在招聘時候企業或者獵頭往往更多看的是你的具體的能力和資源了。歸根結底企業招一個人是用他而不是光放在那邊看的,你有操盤能力,你有資源,你給企業來實際的效益才是真正的人才。歸根結底企業為什麼招985211是因為企業覺得這些人可能獲得資源會更多,學習能力更快,自控能力更強而已。


shengkay


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每個人的工作都是努力得來的,不同院校的畢業生在一起工作再正常不過,找工作有各種機緣巧合,有的靠學歷,有的靠能力,還有的靠關係。不管何種方式,大家成為了同事,就沒必要比來比去,搞不好關係。

很多人都說學歷不代表能力,學習好不代表工作能幹好。這是一句實話,無需過多討論。畢業於名校的同學如果放不下架子,高不成,低不就,自視高人一等的必然結果就是沒有朋友,也難以把工作做好,得不到支持和賞識再正常不過,鬱郁不得志的會更多。

對於普通院校畢業的同學來說,最好也還是對來自名校的同事抱有敬意。我所在的單位也有類似的構成,有來自頂尖名校的畢業生,也有來自相對普通的211高校的畢業生,大家在一起工作,平常差別真不大,工作性質,內容都差不多,但是體現在工作態度上,經歷過嚴格科學訓練的同事在做事時相對要嚴謹認真得多,條理也更清楚,效果自然也好得多,而相關訓練少一些的同事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會更多。這不是個例,相對來說是一個普遍現象,雖然說各層次學校的同學在一起工作很正常,但也應該看到,有更多的是同層次的畢業生在一起工作,某種程度上就是圈子的不同。

工作一段時間後,工作的效果自然就能體現出來,目前我已經在現在的單位工作了八年,從歷次晉升的結果來說,畢業於名校的同事比例明顯更高。只要不是死讀書,認死理的人,學習好往往也是一種能力。

正所謂莫欺少年窮,看問題都得以發展的眼光來看,不管畢業於哪所高校,有什麼樣的成長經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做什麼工作都是自己的選擇,虧從何談起呢。


象牙塔裡講故事


當然不“虧”,原因如下:


第一、首先,進入單位的難度不一樣。

同樣的一家相對比較優秀的企業,普通大學畢業生進去的難度肯定大於985大學,別人肯定在企業實習、社會實踐、專業考證以及求職準備上做了更多的努力,才獲得同樣的平臺。

第二、985學校的出身是跟著你自己。

別人帶不走,別人也不沾你的光,好的母校是你自己的,無論學校的相對光環還是自己的內心底氣,都屬於你自己。大學4年,你所學的知識、你所接觸的同學、你所聆聽的講座、你所感受的校園氛圍,都春風化雨、伴著你自己。

第三、發展空間相對有優勢。

雖然企業主要看效益,但在大型國企、事業單位,你學校出身好,只要你的工作積極努力,同等條件下,受到重視的可能性肯定相對較大。

第四、其實說到底,985與非985大學又能有多大差別呢。

有的同學高中成績也很不錯,可能就是高考未能發揮好,少考了那麼幾分,或是志願沒有填報好,其實真正差距也沒那麼大,遠不足以決定以後所有。

而且大學教育畢竟也就4年時間,參加工作後,職業生涯、人生生涯都還很長,表現如何,走的怎麼樣,還是要看之後個人的努力與機遇。


我是Forest,每天1篇教育&成長文章,與你一起學習進步,遇見更好的自己。

Forest在路上


高考把腦子考壞了,只知985,211,雙一流,無論魏晉,乃不知有漢。

虧了,虧了,虧你爹的雞公。打個工,你還虧不虧的,虧你爹的煙盒,你不想想,你的老闆,你的上司,雙非,專科、職高都不是,小學都不一定畢業,你虧嗎,虧你祖宗,傻逼。

讀書讀出病來二逼,快給老子幹活,老子管你是球85、鳥11、雞一流,誰把老子的事做好,誰做的多,誰給老子掙的錢多,老子就看他順眼,否則滾B到廁所裡懷念你的球85去吧。


胡洋芋


我在教培行業工作了14年,在這個行業裡,不但是985和普通的大學畢業生一起工作,甚至是985和專科生一起工作。

那麼,985畢業生,虧了嗎?

虧了

我們說,名牌大學不一定能力就強,非名牌大學甚至沒上過大學的,能力不一定弱。對於企業來講,設立門檻的主要原因是,越好的大學找到人才的幾率越高,僅此而已。

換句話說,文憑只是敲門磚,當敲進去了,大家都一樣。

這跟高考錄取是一樣的,你考了650分進的學校,可能你同寢的哥們只考了630分就進去了,你就是虧了20分,沒什麼可說的。

沒虧

好大學畢業的學生,一般見識上會比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要廣,同時在思維上更有創造力,也更嚴謹。(至少我接觸的幾乎都是這樣的)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發現,即使名牌大學和普通大學畢業生都進入了同一個單位的同一個崗位,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因為見識等問題,在工作中的表現往往會好於普通大學生,他們會更受領導青睞。同時,在有晉級可能時,會比其他人更有優勢。即使兩個人水平相同,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晉級的可能性也比普通大學的高,沒別的原因,第一印象就好。同時,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的同學資源會遠遠好於普通院校畢業生,在後面的工作中,很可能被用到。

所以,有一個名牌大學的護身符,在工作中會更順利。同時,能考生名牌大學,證明你的能力確實很強。


教培行業於盼


985畢業生,和普通學校畢業生,一起工作,真的吃虧了嗎?

這個問題,在很多人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都深以為然。尤其是名校生投簡歷的時候,非頂尖公司不去,非五百強不投,總覺得在那些不設置學歷門檻的地方一起工作好像就跌了自己的身價。

可事實上,職場上並不是這個道理。

01 你的能力,比你的學歷更能為你背書

當我們第一次找工作的時候,很少會有人來問你高中的事蹟;當我們第一次跳槽的時候,也不再會有人關心你的大學到底如何度過。

因為一旦踏上工作崗位,就有比你的學歷更能證明你能力的東西:工作經歷。

四大是出了名的對應屆畢業生學校和專業不設障礙的工作單位。

我當時就有遇見過一些眼高手低的國內頂尖四校畢業生每天工作都漫不經心,不到半年就匆匆離開,也見過二本出身但工作勤勤懇懇,所有的工作都能很靠譜地完成,然後每年考評都能拿組內的最高分。

所以踏上職場後,大家要做的是打磨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執念於過去的學歷。

02名校的畢業證,不該是最後的榮光

我還記得,當年自己上大學的新生開學典禮時,校長致辭時說過一句話,現在每一個人都覺得拿到了這張錄取通知書時自己的人生巔峰,但希望大家在四年後畢業的時候,你能夠擁有比畢業證更值得驕傲的東西。

可事實上,很多985畢業生的確會自以為自己手握資本,混畢業後發現自己到了職場依舊只有這張畢業證值得吹噓,卻沒有能夠匹配上這張畢業證的能力。

我倒覺得,如果是這種情況,985畢業生和普通學校畢業生一起工作還是“賺”了。

讓你看清職場上競爭的激烈和在這個社會生存下來的殘酷,然後拿出自己當年自己高考的決心,找到重新奮鬥的動力。

03是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

我有個朋友,畢業於全國最頂尖的幾所高校的計算機專業,當時畢業後手握的offer可以算得上是琳琅滿目,有外資企業,有互聯網公司,還有大民企的研發部門。但是後來他卻選擇去了一家不論從公司規模還是薪資待遇上都沒什麼優勢的國企。

我們當時都很不解,覺得他浪費了自己的學歷優勢。

後來他剛進入這家單位,就因為出眾的專業能力獲得了領導的賞識。幾次搶修和緊急技術任務,他都參加並得到了好評。

之後一路升職也暢通無阻,沒多久已經算是個小領導了。

他靠的是他的學歷嗎?是,但不完全是,最重要的還是靠實力說話。

畢竟一個有實力的人,走到哪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嗨,我是蟹肉,曾就職於五百強、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外資律所,希望和你一起分享職場體驗,實現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