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縣:電影院1毛錢1張票,去晚了5分錢的站票都買不到


河南浚縣:電影院1毛錢1張票,去晚了5分錢的站票都買不到。場場爆滿的電影院,5分錢一個紙框眼鏡。

河南省浚縣古稱黎陽,浚縣電影院舊址位於浚縣縣城西大街西段路南,始建於1958年,坐南面北,磚木結構。內置蘇式木製長連椅,座位900個。如今這座老電影院又重新恢復起來,許多人可以在那裡找到以前的回憶。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縣城很少有電視機,沒有互聯網,年輕人更沒有遊戲打,娛樂活動相對很少,只有去看電影。能買一張1毛錢的電影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許多人都買5分錢一張的站票看電影。

那個時候看電影是很時髦的事兒,縣城的電影院火爆得很,買門票就像供銷社、副食品公司的肉票一樣,放映緊俏的影片時還要托熟人才能買到電影票。

據說,1982年《少林寺》在內地上映時,這場電影的觀影人次達到了驚人的10多億次,創造了一億多元的票房神話。電影院裡,從天明放到天黑,人滿滿的,一個電影連看好幾遍都不覺得煩。

當時的電影放映員這個職業非常受人尊重,電影院以及各鄉鎮哪天放什麼電影,每個月都由縣裡統一安排。鄉里誰家蓋新房子、做大壽等,請放映員去放電影,放映員會受到高規格的招待。

1981年放映的立體寬銀幕《歡歡笑笑》很特殊,每個看電影的人都要多花5分錢買一個紙框眼鏡,如果不戴那個眼鏡就沒法看,不戴看眼鏡看屏幕上的東西都是重影的。

看《歡歡笑笑》立體寬銀幕電影,你感覺水能濺到你身上,車輪從你的頭頂爬碾過,很真實的感覺。感覺那上面的人物、動物,都不像是在屏幕上,感覺就在你的跟前,很緊張刺激。

如今,縣城電影院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據說,美國平均1萬人擁有一塊銀幕,而中國是5萬到6萬人才擁有一塊銀幕。要是全國縣城都有電影院,這會增加多少銀幕數,這塊市場在縣城的潛力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