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抗‘疫’戰場上的父子兵、母子檔、家庭組!

贊!抗‘疫’戰場上的父子兵、母子檔、家庭組!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

全國人民同心協力、共同戰疫

北師大學子也紛紛行動

無論是組織捐贈物資、提供心理援助

還是無償進行線上輔導、分享學習資源

北師大人都在儘可能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和身邊的家人朋友一同戰疫、共克時艱

今天,讓我們瞭解兩位北師大學子和家人一起抗疫的故事

共克時艱,等待花開

人物簡介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2018級碩士研究生 蘇元博

自2月14日起,蘇元博在每個工作日的早上8:30至11:30,與下午13:30至17:00點間,都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社區開展志願工作。

蘇元博的母親在CBD某寫字樓樓宇從事物業服務工作,疫情開始之後,春節休假期間,從大年初二開始與東大橋社區居委會配合,統計摸排樓宇辦公客戶的員工情況。作為一名老黨員,蘇元博的母親在本次疫情開始後,每天接觸千餘名客戶,冒著高暴露被感染的風險,她就像對待日常工作一樣,梳理解答客戶提出的不同的疑問。

抗疫故事

我居住在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區是北京市確診病例人數最多的區之一,而且東大橋社區有許多商務寫字樓,有許多人陸續返工,防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近期我看到了團中央“返鄉大學生團員們,請到社區(村)報到!”的號召,便一直留意著“志願北京”上發佈的信息。2月13日東大橋社區發佈了“疫期同行 戰役有我”志願服務通知之後,我第一時間報了名,並且立即到東大橋社區報到。

在參與防疫工作期間,我曾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整理樓宇企業開業人員登記表,及樓宇單位情況統計表;並隨工作人員到寫字樓現場查看防疫工作佈置情況並瞭解員工復工情況。在小區工作方面,我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前往各小區下發臨時出入證,並通知最新的防疫工作安排,因北京近期天氣不好,向執勤保安發放雨衣。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蘇元博參與社區防疫工作

我母親在CBD某寫字樓樓宇從事物業服務工作,疫情開始之後,春節休假期間,從大年初二開始與東大橋社區居委會配合,統計摸排樓宇辦公客戶的員工情況。自初五開始正式上崗,每天從8:30到公司,直到晚上19::00左右才能回家,回家後不間斷的聯繫客戶並解答客戶提出的各類有關疫情期間的各類問題,並將大廈採取的各項防疫措施傳遞給客戶的負責人,即便是週末也沒有固定的休息,有工作需要隨時到崗,制定樓宇防控應急預案,梳理客戶的企業人員名單,與客戶簽署疫情防控責任書,制定樓宇防控工作方案,防控工作指引等,並與樓宇所有客戶簽署了疫情期間的“倡議書”,嚐到客戶共同遵守。

我母親目前所負責的樓宇建築面積共計21.3萬平方米,涉及的客戶大約130家,包含了世界五百強的客戶,針對外籍人員,耐心的解答政府出臺的各類應對措施;地上辦公二十八層,地下四層,共四棟。每天早晨在客戶上班前就要趕到單位,對樓宇上班的人員逐一進行測溫、登記;目前復工人員約一千五百人左右,均需要測體溫正常才能上樓工作。同時為確保能夠給客戶提供安全的辦公場所,每天組織物業員工對樓宇公共區域進行消毒,針對客戶集中上樓的時間段,控制電梯流量。每天向社區彙報企業復工情況,針對出現特殊情況的人員,建立檔案持續跟進身體狀況,直至解除觀察。

第一天到社區報到的時候北京下大雨,母親把我喊醒之後,我們就一起打著傘出門然後各自上崗。我們每天一起上崗,一起吃父親提前做好的午飯,下午再一起回家。CBD本來是最熱鬧的地方之一,現在冷清了許多,最開始的幾天路上經常只有我們兩個人。

母親是一名老黨員,在本次疫情開始後,每天接觸千餘名客戶,冒著高暴露被感染的風險,她就像對待日常工作一樣,梳理解答客戶提出的不同的疑問。作為年輕一代的黨員,在感動於一線工作人員付出的同時,我也意識到應當奉獻一份力量為他人服務,響應號召到社區報到,參與到防疫工作中去。我們既需要在家裡守護好自己的小家,也需要有人走出去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些事情。疫情來臨的時候,我們都是共同體,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共克時艱,一起等待春暖花開。

召必回,回必戰,戰必勝

另一位同學——周淑寧

她的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假期也堅守在工作一線

她從一個醫務工作者子女的角度寫了一篇文章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她的抗疫故事 。

人物簡介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

2019級碩士研究生 周淑寧

周淑寧的爸爸,媽媽和姥姥都是醫生,因為這個特殊的身份,讓她對醫務工作者在疫情中體現出的勇敢和擔當更加地深有感觸。

在疫情期間,周淑寧也堅持鞏固專業知識,主動聯繫導師參與科研項目,還參與了其它集訓項目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自我價值,和家人共同戰疫。

抗疫故事

春節前夕,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席捲全國,恐懼、擔憂和壓抑的氛圍籠罩在每個人心裡。但就在這場危難之中,一群白衣天使勇敢地充當了逆行者,他們不畏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治癒患者。

我叫周淑寧,是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我的爸爸,媽媽和姥姥都是醫生,因為這個特殊的身份,讓我對醫務工作者在疫情中體現出的勇敢和擔當更加地深有感觸。

在我的家鄉內蒙古自治區啟動一級響應後,我的爸爸媽媽從初二便開始上班,雖然他們也擔心自己會被感染,但肩上的責任讓他們義無反顧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我的爸爸是神經外科醫生,前兩天,他所在科室收治了一位顱內出血病人,該患者近期去過有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病例的小區,有潛在感染病毒的風險。但是因為病情比較危急,需要及時搶救,在核酸檢測結果未出情況下,爸爸帶領科室其他醫護人員,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對病人進行了及時救治。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爸爸和科室的其他醫生都在醫院進行隔離,在病人確定排除了感染肺炎的可能性之後才返回家中。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平時正在手術的爸爸(右一)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神經外科主任,爸爸還多次提交申請、主動請纓,請求趕赴一線,他在請戰書中寫道:“我是一名有27年工作經驗的神經外科醫生,擅長重症病人的救治,自願參加本次救治活動,召必回,回必戰,戰必勝。我將不計個人得失,無論生死,全身心投入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去,希望組織給我這次機會。”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爸爸的請戰書

我的媽媽是一名眼科醫生,雖然新冠病毒非常容易通過結膜傳染,但媽媽在疫情期間戴著護目鏡依然堅守在崗位上。雖然父母在醫院進行了嚴格的消毒防護,但每次下班回家他們還會重新進行消毒,因為害怕把潛在病毒傳播給我。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在科室工作的媽媽

每天看著父母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去上班,我也為他們感到擔憂,但更多的是被他們在疫情面前所表現出的勇敢和擔當所感動。爸爸媽媽一直跟我強調,不是醫務人員的生命太輕,而是他們肩上的責任太重。

生命所繫,性命相托是每一個白衣天使的神聖職責,無論哪一次災役,勇敢的醫務人員都不曾缺席,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一直代代相傳。我的姥姥也是一名醫生,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她不顧及個人安危,毅然帶隊前往災區。面對隨時發生的餘震和滿目瘡痍的現場,她將自己的擔心和害怕壓在心底,在生命搶救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她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同樣,在非典時期,我的母親把年僅6歲的我送到了姥姥家,自己穿上防護服就進入了發熱病房,隨時準備救治病人。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作為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的一名經濟學研究生和醫務工作者的子女,在抗疫的過程中我被無數的醫務工作者在疫情期間不計個人得失,勇擔重任的精神所感動,

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自己作為一名北師大經濟學專業學生應當牢記的使命和擔當,那就是經邦濟世,經世濟民。我應該像醫務工作者和學校的老師們一樣,不斷提高自身價值,讓自己的專業知識成為讓國家戰勝災難和民族復興的強有力的武器。於是在疫情期間,我仍然堅持鞏固專業知識,並且主動聯繫導師參與科研項目,還參與了其它集訓項目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希望在不遠的未來,我也可以用自己的手,努力成為撐起祖國的一片天的奮鬥者中的一員。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在家整理英文文獻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以上兩位同學只是無數北師大學子的縮影

在這場戰“疫”中 沒有人是旁觀者

讓我們繼續投身於防疫抗疫的戰爭

認真做好防護工作

與家人朋友一起

等待春天的到來!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bnuweixin-

來源:生命科學學院、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

排版:於凱旋

投稿/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赞!抗‘疫’战场上的父子兵、母子档、家庭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