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供應鏈”,這樣理解更透徹


拆解“供應鏈”,這樣理解更透徹


當我們談到供應鏈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你可能會馬上想到了書本上背下來的幾個固定模式的定義,而這些定義卻無法讓人迅速抓住核心理念。Supply chain management,這幾個英文字母,個人認為還不如“供應鏈”這三個漢字好理解。因為漢字是從象形文發展而來,單獨一個漢字就包含了一個深層的含義。“供應鏈”這個詞,在漢字背後同樣有著其深層的意義。下面,個人從漢字解字層面撥開“供應鏈”神秘的面紗,以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可能有人會說,你這是無聊,搞些無意義的標新立異。至於是不是標新立異,請先看看下文再說。


供應鏈,首先以“供”字開頭。

在漢語裡,供有兩個讀音。gōng,準備著東西給需要的人應用;gòng,奉獻。從中可以看到,這體現了尊敬,滿足需求的含義。

用現代商業環境下的說法就是,尊重你的客戶並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說,談到供應鏈,我們的第一齣發點是什麼呢?那就是以客戶為中心,關注客戶的價值需要。

當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當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的時候,當市場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快速的時候,如果還按照傳統的生產供應模式,註定要被這個時代淘汰。所以,企業必須要跟隨市場的腳步,關注客戶的真正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樣才能贏得市場,立足於競爭激烈的全球化商業環境。

這是一個方向性問題。整個供應鏈活動,一定是圍繞著客戶的訂單需求在轉。如果客戶沒有訂單,沒有需求,那作為要盈利的企業,不禁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生產這些客戶不需要的東西呢?從“供”展開,我們知道了我們要生產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數量。接下來就會出現:用什麼供應?什麼時候供應?採用什麼方式供應?如何確保供應的有效性?需要第三方合作嗎?可以全部外包嗎?。。。。。。這裡就向企業提出了生產計劃與物流的控制,採購與供應管理等問題。我們需要建立“供”的體系,在正確的時間,確保把正確數量和質量的正確商品送到正確的地方。

拆解“供應鏈”,這樣理解更透徹


供應鏈,第二字就是“應”。

在漢語裡,應也有兩個讀音。Yīng,該,當,引申為料想理該如此;Yìng,回答,接受允許,適合或對待之意。

從中可以看到,這體現了回應,適應需求的含義。用現代商業環境下的說法就是,積極響應客戶的需求,並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化。

在供應鏈管理世界裡,當我們明白了客戶的需求後,接下來要做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在第一時間積極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回答,我們能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如果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起來。要確保客戶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而客戶需求也時刻在改變,這就要求整個生產與供應體系必須靈活應變,應對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那些不能很好的適應商業環境變化,不能建立起敏捷快速響應供應鏈的企業,也註定要在這個不斷革新時代落下腳步,要麼成為競爭對手的跟隨者,要麼被殘酷的淘汰出局。

有些人談到敏捷供應鏈,精益供應鏈,集成供應鏈,都無非是一個目的:快速有效的響應客戶需求。這就向企業提出瞭如下的問題:我們能比我們的競爭對手更快的滿足客戶需求嗎?我們的供應鏈流程是最有效的嗎?這些響應活動中究竟有沒有時間,人力,資本,設備等方面的浪費?我們的新產品會更快上市嗎?當客戶需求或其他因素打亂了現有體系的時候,我們的應急體制可以迅速的找到替代方案嗎?我們的信息是準確的嗎?對我們響應客戶需求是有效的嗎?這些信息可以高效的在整個供應鏈體系共享並得到一致的認同嗎?如何應用合適的信息技術來提高快速響應的能力呢?。。。。。。可見“應”字,對企業的供應鏈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僅僅是“供”那麼簡單。

拆解“供應鏈”,這樣理解更透徹


供應鏈,最後一個字是“鏈”。

在漢語裡,讀liàn。用索環拴住、捆綁或聯接。在科技名詞裡解釋為,由多個單體通過共價鍵連接的線性結構。

當然,供應鏈是個網狀結構。從中可以看到,這體現了個體按一定機制組合而成為一個聯動的整體。在現代商業環境下的說法就是,如何把各個夥伴按一定的規則聯合起來,形成更強大的協議體系。

當今,全球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浪潮,這不僅發生在商業環境裡,在文化,地域價值觀等社會傳統領域裡也帶來了影響。自中國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來,這種全球化給商業環境帶來了鉅變,國外的企業湧向中國,國內的企業開拓國外市場,互相之間在全球展開競爭,她們的夥伴在全球佈局並跟隨。全球化在繁榮了中國經濟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商業管理理念的變革。之前對國內很多企業來講還很陌生的供應鏈管理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並開始從戰略上來思考供應鏈的運作。

歸根結底,當今的世界,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個“鏈”字,給我們提出了重要觀念:我們如何思考夥伴關係?如何讓我們的商業夥伴通過一定的協議形成一個更有效的體系,即供應鏈體系,來與我們的競爭對手展開搏殺?當你開始思考這樣的情況時,企業還應進一步對自己提出一系列問題: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的客戶?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的供應商?我們如何看待影響企業運作的其他夥伴?我們如何把這些夥伴通過一定的規則“鏈”在一起,從而發揮更高效更強大的作用?我們如何界定戰略伙伴以及這種關係?這種動態的關係會不會因為某種條件而“斷鏈”?我們如何淘汰舊的夥伴並引入新的夥伴?新的夥伴能否得到其他夥伴的認同?我們有自己獨特的供應鏈文化或者供應鏈價值觀嗎?。。。。。。這個“鏈”字,囊括了對整個商業環境的系統思考,從戰略角度來規劃供應鏈體系,從而贏得未來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