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田地的一種蟲,名字叫不上來,但喊它的“指令”卻全國統一

大家好,我寶蓮燈泡。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下地幹農活是少不了的,即使用不著我們去幹活,父母也要把我們帶去田裡,其實就是害怕我們自己在家調皮,或者害怕我們圍著池塘轉圈發生危險,反正在地裡也有許多同齡玩伴,所以我們也樂的三五成群聚在地頭玩耍。

當然,無所事事的我們只有從田裡找樂趣,瞅瞅田裡有沒有被遺漏的小紅薯,或者找個田鼠洞,把它們的家給抄了,更別提螞蚱,蟋蟀和撲稜蛾子了,反正我們所到之處,眾蟲顫抖,一不留神就命喪我們之手。

每當要犁地種麥子之時,不僅地面上的蟲子不得安寧,地下的蟲子也無藏身之所了,跟在犁耙後面,最喜歡尋找的蟲子之一就是“東南西北”。


農村田地的一種蟲,名字叫不上來,但喊它的“指令”卻全國統一


這個渾身發紅長得像“鋼筆”的蟲子,只有犁地的時候才能發現,平常不常見到,之所以喊它“東南西北”,是因為它尖尖的頭能根據我們的“指令”而指方向,如果你喊東,它的頭就指向東邊方向,讓我們當時很是驚奇,雖說有時候指的不對,但偶爾指對一兩回,我們也覺得它能聽懂人話,不免對它的好奇更深。

但它除了指方向外並無其他長處,但是碰到它之後也要讓它給指幾下“東南西北”,如果指的不準,便也覺得索然無味,丟棄一旁。


農村田地的一種蟲,名字叫不上來,但喊它的“指令”卻全國統一


雖然很簡單的玩法,但是未經普及,卻讓天南地北的孩童都掌握對它的玩法,見到它之後讓它指方向,對此,這種玩法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我也很好奇!

經過了解才知道,在我們豫東地區,這是豆天蛾的蛹是豆天蛾的幼蟲豆蟲變成的。


農村田地的一種蟲,名字叫不上來,但喊它的“指令”卻全國統一


豆蟲,我們也叫“老豆蟲”,學名豆天蛾,豆蟲也是豆天蛾的幼蟲,常見於豆葉後面,主要分佈於中國黃淮流域和長江流域以及華南地區,是大豆的天敵,豆天蛾幼蟲取食大豆葉,低齡幼蟲吃成網孔和缺刻,高齡幼蟲食量增大,嚴重時,可將豆株吃成光桿,使之不能結莢,等豆蟲成蛹後就跑土裡越冬,通常在9---12釐米深處,破蛹之後就變成了豆天蛾,也就就是我們口中的“撲稜蛾子”!

他的生長過程:卵----豆蟲----蛹----蛾


農村田地的一種蟲,名字叫不上來,但喊它的“指令”卻全國統一

一談到農村地裡的蟲,總會有人聯想到吃,不錯,豆蟲以及豆蛹確實含高蛋白,而且也有不少人吃,不過小時候我們這邊卻沒吃過它,一是因為沒有吃它的習慣,二是也接受不了,所以最多的也是隨手弄死,或者拿回家餵雞,之所以稱它為害蟲,是因為它吃了我們種的大豆,可是現在,這種害蟲卻在地裡不常見了,想要吃它,還要靠養殖,生活在農村,我也不希望這小東西的身影在田裡徹底消失,凡事都要講個平衡,它的天敵也要以它為生,怪也只能怪它吃豆葉,危害莊稼,人類何嘗會放過它?


農村田地的一種蟲,名字叫不上來,但喊它的“指令”卻全國統一


既然它的身影遍佈各地,相信它以前也沒少被你們捉住,你有沒有讓它指過“東南西北”?它在你們那邊還有沒有其他名字?把它的名字評論下來吧,畢竟很少見了,畢竟曾經我們“蹂躪”過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