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不願進城買房,縣城房價還能繼續保持嗎?很難



以前樓市裡有一句話,“年底不買房,一年又白忙”,特別是在一些小縣城這種現象表現的更加明顯,很多縣城的開發商就只有在春節前後這一段時間才賣得掉房子,其他時間根本沒有購房者上門。但問題是隨著樓市逐漸轉變,特別是在2020年開年之後的這一段時間裡樓市表現出明顯下滑趨勢,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都有可能出現下跌,而在各類城市中縣城房價下跌的風險無疑是最大的!因為隨著樓市環境慢慢發生變化,現在願意去縣城買房的農民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那麼市場環境到底出現了哪些變化呢?


農民不願進城買房,縣城房價還能繼續保持嗎?很難


第一,縣城房價過高,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管是什麼時候對於購房者來說房價高低都是以購房決定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房價過高那麼願意買房的人肯定會變少,但如果房價合理的話那麼原因買房人就會變多。而問題就出在這裡,在經過這一輪樓市上漲週期之後市場上的房價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和縣城的房價已經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根據目前樓市裡統計出來的數據來看,已經有很多縣城的房價突破了萬元大關,就算是普通縣城的房價都達到六七千元一平米了。面對這樣的房價真正在家務農的農民根本就買不起房,而那些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也不會願意花這麼多錢在縣城買房,拿著在縣城買房的錢去三四線城市買房不是更划算嗎?因此基於縣城房價過高的原因,原因在縣城買房農民肯定會變少。


農民不願進城買房,縣城房價還能繼續保持嗎?很難


第二,房產升值預期改變。這一輪樓市調控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提出了“房住不炒”的口號,讓房子徹底的迴歸到居住屬性上,換句話來說就是這一輪樓市調控把房產的投資價值降到了最低點。而對於市場上的購房者來說不管到底是不是出於居住需求買房,最後肯定都希望自己的房產能升值,更不要說那些在縣城買房的農民了,畢竟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就算在縣城買了房也住不了幾天,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說房產升值的意義就更大了。但問題是縣城的人口基礎和經濟基礎都決定了房價上限,六七千差不多就是縣城房價所能達到的頂點了,後期根本就沒有多少可以上漲的空間了。當買房後不能享受房產升值帶來的紅利,還會有農民願意去縣城買房嗎?


農民不願進城買房,縣城房價還能繼續保持嗎?很難


第三,農村條件改善,這讓農民在買房的時候有了更多選擇。實際上農民為什麼去縣城買房呢?還不就是為了生活的更加方便,但最近幾年隨著農村條件逐漸改善,在通了馬路、自來水、網絡之後,在農村生活跟在縣城生活其實沒有多大差別,如果自家有一輛小汽車那就更方便了,隨時都能進城,按照現在國內大部分農村跟縣城的距離來看,差不多也就是半小時的車程就夠了。更重要的是農村的空氣質量要比縣城好太多,而且鄰居之間的關係也比縣城更加融洽,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有多少人願意去縣城買房。

當大家都不願意去縣城買房之後,現在居高不下的縣城房價還能繼續堅挺下去嗎?答案是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