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降到“白菜價”也要飛?航空公司:其實比你想象得更賺錢

最近有網友反映,在某旅行平臺上預訂的3月4日、5日兩天,從深圳出發前往成都的部分航班,機票價格居然只有5元。熱搜一出,立刻引來不少網友搶購白菜價的機票。隨後,該平臺發佈聲明稱,“2月29日下午15:00,我司機票平臺出現深圳至成都5元機票展示。經自查,該價格是由於系統故障,出現5元的錯誤報價,目前系統已進行修復,且該問題已得到解決。”除此之外,該平臺還表示,對於已經預訂成功並仍計劃出行的用戶,公司願意承擔損失,保證用戶既定行程。

機票降到“白菜價”也要飛?航空公司:其實比你想象得更賺錢

事情解決得夠快也夠順利,本以為只是鬧了一場烏龍,但仍有不少網友表示,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大跳水”,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

就拿上述平臺來說,除了這次的烏龍價格,該平臺3月初由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發的航班,也都出現了1折左右的“白菜價”。北京、上海至廣州、深圳等熱門航線,票價大多數也是以2折左右為主。其他日期和航班的票價,大部分也都只有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

據瞭解,這種現象也頻頻出現在其他旅行平臺和航空公司身上。某航空公司近日就推出了廣州、長沙、杭州、西安、哈爾濱等地出發的國內航班機票促銷活動,共涉及22條航線,機票最低0.5折。其中,廣州至重慶的機票最低價只要80元,廣州至成都的機票最低價150元。

有網友稱,“能趕上這種白菜價,即使落地喜提14天隔離也值了”,還有網友感嘆,“居然能等到坐飛機比打車還便宜的這一天”。

機票降到“白菜價”也要飛?航空公司:其實比你想象得更賺錢

白菜價也要飛?

機票價格都降到這個地步了,為什麼航空公司還執意要飛這一趟航班呢?航空公司能回本嗎?這裡面就牽扯到不少原因。

攤銷成本

一方面,由於航空公司購買一架飛機的成本太高,所以這個成本是要攤到未來十年裡攤銷的。因此,這段時間不管你飛了幾趟航班,攤銷成本都擺在那裡。某航司董事長表示,現在基本沒有能賺錢的航線了,就連收回全成本都很難,飛一個小時至少要虧兩三萬。但是如果不飛,飛機趴在地上也是要承擔固定成本的,停場費都是小事,但是飛機的租金、折舊、員工工資這些成本卻是巨大的,所以現在是“不得不飛起來”。通俗點說,就是能少虧點是一點,尤其對於一些比較小的航空公司而言。

完成飛行指標

另一方面,航空公司的機長、空乘這些一線核心崗位,都是有指定飛行指標的。每個時間段內,機組人員都需要完成指定的飛行數量。有些機長為了保證飛行證件的有效性,維持良好的飛行水平,每個月也要保證一定的有效飛行時間。

維持消費習慣

雖然白菜價的機票很難覆蓋成本,但現在航空公司不能只看眼前,忽略了長遠利益。某航司工作人員無奈地感嘆,“即便現在飛行的航班在虧損,但在疫情期間,航空公司依然要給旅客留下良好印象,維持住旅客的消費習慣。不然等到市場回暖後,會有市場佔有率下降的風險,到時候航空公司將面臨更大的損失,此時此舉,算是為了航空公司未來的發展考慮。”

只有單程航班白菜價?

雖然白菜價的機票滿天飛,但是如果你細心點會發現,基本只有單程航班的機票價格會特別便宜。比如從深圳到成都,單程機票最低只要 100 元,但從成都到深圳,機票就要 500 元以上了。

這是因為一般航空公司執行某條往返航線的飛機都相對固定,就以深圳和成都來舉例,成都出港的航班需求量大,價格肯定會更高。但是深圳返回成都的需求量比較小,航空公司就不得不推出“白菜價”吸引旅客,保證飛機在儘可能減少虧損的情況下返回成都。一旦飛機不能按時飛回,就要面臨機場停機位不足,或是需要支付額外停場費等問題。

航空公司到底虧了多少?

說了這麼多,航空公司究竟虧損有多大?真的比我們想象得還嚴重嗎?

其實不然,眾所周知飛機的收入主要靠客運、貨運和郵運組成。目前,疫情對航空公司的影響主要在客運方面。貨運方面受疫情影響,陸運的時間變長,航運就更突顯出高效性。再加上現在不少航空公司在客運的同時,都能照常承接腹倉運輸需求,這也抵消了一部分飛行成本。有些航空公司甚至會加大全貨機運力投放,提升貨運增長點,所以貨運這方面的收入還是有保障的。

即便如此,疫情給民航業帶來的損失也相當大,白菜價的機票不是長遠之計,航空公司不得不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客座率,甚至還有些航空公司做起了餐飲生鮮和電商。據悉,國際航協正與世界各地的航空監管機構聯絡協商,希望在疫情期間,立即暫停實施2020年航班時刻管理規則。同時,民航業也開始採取降低航司用油成本和起降費等減費、補貼政策。希望在疫情過後,民航業的損失能夠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