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種好心態:放寬心、不糾纏、少計較

人生有三種好心態:放寬心、不糾纏、少計較

豐子愷在《豁然開朗》裡有一句話: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清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人這一輩子,過得好與壞,一念之間。

你無法控制命運的顛沛流離,但卻有能力改變自己的那一念之間,這個能力,就是心態。

要有好運,先有好心態。心態好,一切都好,心態差,萬事皆難!

01

放寬心

許多人會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或矛盾而感到不愉快,但隨著年歲漸長就會發現,許多事真的沒必要。

過年的時候,寺廟裡有分橘子的習慣,和尚將橘子分成一堆一堆的。

橘子有大的,也有小的。

拿的時候,刻意去挑大的人是貪利;存心挑小一點的,則是貪名。

那該如何挑?

徑直走過去,遇到哪堆拿哪堆便好。

一顆平常心,八風吹不動。

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心寬了,便得閒了。心閒了,人才有餘裕享受幸福。要知道,煩惱皆有妄心生,不想自然就能無。

不要因為貪婪,故意去擋別人的路,因為大家一起走,路才會越來越寬。不要因為嫉妒,故意去壞別人的事,因為別人過不好,你也不會很好過。不要因為好勝,故意去爭不該你得的東西,因為德不配位,往往有餘殃。

錢永遠也掙不完,福永遠也享不盡。但為人厚道善良,吃點虧、讓幾步,卻可以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好運氣。

人生有三种好心态:放宽心、不纠缠、少计较

02

不糾纏

你有沒有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過,為選錯的路沮喪過,為不值得的人傷心過?

人生總有各種大大小小的遺憾,比起繼續糾纏,更好的選擇其實是及時止損。

與其和過去的錯誤較勁,不如接受它、面對它、改變它。

東漢末年,有個叫孟敏的人,買了一隻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

孟敏連看也不看一眼,徑自走了。路人覺得奇怪,過去問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麼連看也不看一下呢?”

孟敏回答說:“罐子已經破了,看它又有什麼用呢?”

對於孟敏來說,停留下來懊悔一個罐子,也許會錯過晚上歇腳的客棧,也許會無緣欣賞晚霞的華光,比起站在原地懊悔,不如立即啟程,不將就,不回頭。

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成本的,你為不值得的事情浪費時間,必然會錯過其他的美好,與其把自己的一生浪費在與不值得的事情糾纏上,不如立刻前行,不糾纏,不懊悔,不回頭。

沒有誰足夠完美,錯了就要認,認了以後才可能改。如果只是一味逃避,那麼日子只會越過越糟。即便有些事已無法改變,我們仍可改變看待事情的心態。

人生有三种好心态:放宽心、不纠缠、少计较

03

少計較

你有沒有為了什麼事,耿耿於懷過?

比如領導多給你安排了一點工作,你就表現出各種不高興;

比如朋友少給了一頓飯錢,你總是銘記在心,試圖讓對方還回來;

比如愛人多說了一句狠話,你就牢記在心,隨時舊事重提,嘴巴不饒人。

曾經有一位老禪師,德高望重,當地好多名人都找他請教過問題。

有一位年輕人,年輕氣盛,覺得老禪師倚老賣老,沒有真才實學。

在老禪師開壇講法之時,年輕人覺得老禪師講的沒有什麼意思,於是當下與禪師辯論,並在辯論過程中口吐髒話。

眾人都覺得年輕人有些過分,但是禪師卻紋絲不動,依然面目和善地和他談論。

年輕人爭論半天后,覺得沒什麼意思,這時老禪師心平氣和地問道:

“如果你送給別人的東西,別人沒有收,那麼這件東西應該屬於誰呢?”

“當然還是我自己的了”年輕人不屑地說。

禪師又問:“你剛才送了我一番話,我沒有收下來,那這番話現在屬於誰呢?”

年輕人頓時羞愧不已,現場這麼多人,不好意思反駁,扭頭灰溜溜走了。

其實,很多事我們大可不必去計較,甚至計較起來也沒有多大意義。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如果過度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反而會因小失大。當你把格局放大一點、境界提高一點、你的糾結、痛苦、不如意也會少很多。

就如你的眼睛,如果只盯著腳下的方寸之地,自然沒有瞭望遠方時看到的風景那麼多、那麼美、那麼開闊。

人生有三种好心态:放宽心、不纠缠、少计较

有人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其中大部分的煩惱都是我們可以去掌握和消解的。

一時的生活體驗,跟我們所面對的處境有一定關係,但你整個人的最終狀態還是由你的心態來決定的。

願你擁有好運氣,如果暫時沒有,願你在平淡中,學會從容。

願你擁有好人緣,如果暫時沒有,願你在誤解中,學會寬容。

願你擁有好生活,如果暫時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願你擁有這三種好心態,平和、簡單、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人生有三种好心态:放宽心、不纠缠、少计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