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直播的浪潮即將到來,企業可以做點什麼?

社交+直播的浪潮即將到來,企業可以做點什麼?

時間進入2020年後,騰訊的內容生態正加速視頻化和直播化。

就在春節前,微信悄然開通入口位置僅次於朋友圈的“視頻號”;在年初微信公開課PRO預告後,小程序官方直播插件在2月17日高效率開啟公測。在此前,騰訊另一套基於看點直播小程序的直播系統已經跑了一年,包括NIKE、天虹百貨、太平鳥等企業都跑出了不錯的數據。

社交+直播的浪潮即将到来,企业可以做点什么?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及天然生長在視頻時代的00後用戶入場,品牌直播浪潮終究要到來。在互聯網過往歷史上,內容形態演進往往隨之帶來內容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的改變,一如微信公眾號改變整個內容產業,直播浪潮也正帶來更大變革,釋放出更多商業紅利。

社交化,騰訊直播時代的野心

騰訊旗下的微信作為國內用戶量最大、用戶最為活躍的社交產品,其通過微信公眾號已經構建起優質的內容生態,微信小程序也構建起國內互聯網的服務生態,並形成完整的商業服務體系。

國內企業在開展業務時,幾乎都已繞不開微信這個社交場景。對過往在微信平臺有積累的企業來說,直播的出現是個激活固有客戶關係的新機會;對於希望後來居上的企業和團隊來說,直播也是目前視野所能及的最佳機會。

直播,作為內容視頻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騰訊內部也有較大的進展。目前,除了微視直播、騰訊視頻直播和騰訊新聞直播等中心化的直播平臺,騰訊在社交場景下也有兩套可用的直播工具,一個是微信已經開始邀請公測的品牌小程序直播組件,另一個則是此前已經運行了一年的看點直播小程序。

對企業來說,如何做好直播一直就面臨很多問題,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平臺選擇難題。

目前市場上典型的直播產品,如抖音快手、鬥魚虎牙YY等都是高度娛樂化平臺,並不能完全承載企業的商業訴求。在這些平臺上,內容和主體都是以平臺頭部紅人為核心,受平臺本身高度限制,企業難以直接和消費者進行溝通,形成長期有效的發展,也很難與各平臺上娛樂吸引力滿滿的網紅、主播們競爭。

企業做直播,終究要看回騰訊的社交生態。經過多年發展,小程序已被證明是一個優秀的商業載體。以社交場景下的小程序平臺作為切入點,是企業進入直播時代最好的姿勢。

看點直播作為一款以小程序為載體的直播工具,為企業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它的接入門檻是非常低的,企業只需要通過審核即能隨時發起直播。這為企業自己進行直播提供非常便利的工具。此外,在看點直播間,企業同樣可以實現商品一鍵直購、用戶跳轉小程序商城等銷售轉化能力。

社交+直播的浪潮即将到来,企业可以做点什么?

而另一款基於小程序平臺的直播組件則對企業要求稍微高一些,需要企業擁有小程序開發和運營能力,但企業能因此實現在自己的小程序內直播,並沉澱更完整的營銷數據。

社交+直播的浪潮即将到来,企业可以做点什么?

這兩款直播工具均實現了直播與社交場景的強結合。在微信社交生態下,兩者均打通了微信支付底層鏈路,利用優惠券鼓勵老用戶分享直播間進行拉新,同時也為品牌帶來口碑背書。

就[企鵝生態]的體驗來看,微信官方小程序直播組件可以看做是一種開發能力,賦予有自主開發能力的團隊更高靈活度,與小程序生態結合更加平滑,適合小程序發展時間較長、運營相對成熟的企業;

看點小程序的直播工具則玩法更加簡單,並免去技術開發環節,更加適合強項不在技術能力上的團隊和個人,適合想要從傳統快速往線上遷移的品牌,也適合企業以小成本試水“社交直播”,以此搭建企業的直播體系。

龐大的商業流量支撐“社交+直播”的野心

在有騰訊社交平臺這個商業載體以及直播系統這個商業化工具後,企業做直播其實還有個問題是如何將直播內容傳播出去、將用戶匯聚進來,並形成銷售轉化或粉絲沉澱。

騰訊在經過最近幾年探索後,已圍繞著社交生態建立非常豐富的商業流量體系。除了朋友圈、微信公眾平臺、小程序、小遊戲的流量,騰訊在社交產品之外還有更為龐大的產品流量,以及企業在微信公眾號、服務號沉澱多年的粉絲。

社交+直播的浪潮即将到来,企业可以做点什么?

根據目前騰訊對外的資料顯示,這些流量均可以通過跳轉小程序支撐企業進入直播時代。而社交平臺的屬性,也讓內容可以更簡單、更短鏈路地被用戶進行分享,形成裂變,吸引更多人觀看。也就是說,這些能力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將內容傳播出去的難題。

同時,這也使得騰訊社交平臺+直播工具的另一大價值可以凸顯出來,就是成為企業靠譜的客戶關係承載工具。利用直播工具,企業可以將外圍吸引進來的用戶引流、沉澱到企業公眾號或者小程序,成為品牌粉絲,打造企業自己的“流量池”。

用2019年興起的新詞彙就是“私域流量”,雖然“流量”這一詞並不能充分概括企業與客戶關係,但社交平臺一直是企業精細化運營消費者關係的最好平臺。直播工具的出現,讓企業在未來擁有一個更加立體豐富形式去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形成長效轉化。

企業通過社交+直播體系匯聚進來的消費者關係或者說“私域流量”,將不會是一次性投入,是能夠沉澱在社交平臺上,這將成為企業握在手裡的更為長久的資產,並可隨時通過直播等更多工具激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