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20世紀的30年代是民國畫報繁榮的年代,在諸多的畫報裡,《良友》畫報脫穎而出,其封面女郎更是以豔麗多姿的形象被大眾所欣賞,《良友》畫報的內容多半是以女性為主,相當於現在的女性流行雜誌,它用獨特的攝影視角為切入點,將新世紀女性對於時尚的解讀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於大眾面前。

《良友》畫報受眾群體集中在那些家境良好,受過教育的女性群體,20世紀末的這段時間,其內容以介紹流行的化妝品、時尚的服飾、家居裝飾、育兒經驗等等女性話題為主。

到了30世紀,《良友》畫報開始有了不同的發展,各路女明星、名媛開始為畫報拍攝封面,針對女性消費的廣告也應運而生。上海之所以被譽為時尚之都,和同時期誕生的時尚畫報、雜誌、電影不無關係。

《良友》畫報受近代摩登思想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眾多的女性讀物裡嶄露頭角,獨樹一幟,影響著民國時期女性的生活與審美情趣。

一、時裝的新潮,影響著女性的穿衣風格

《良友》畫報裡的服裝展示是多樣而時髦的,一個摩登女郎不知道服裝潮流的風向,是會被時尚所拋棄的,而滬上佳麗名媛們的時尚來源,服裝搭配也多半來源於雜誌、畫報等等渠道。

而《良友》畫報的攝影圖畫更加直觀的反映了服裝搭配的風向,就和現在的巴黎時裝秀一般,把最前沿的服裝搭配用畫面的形式表達出來,也讓各路時尚達人們,有了參照的模板。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新舊文化、中西文化碰撞的時代,跨越時間和國度,各式各樣的女裝充斥著民國女性的生活,從現在所看到的民國女性照片就可以管中窺豹,那時候的服裝款式正處在一個新舊碰撞的時期,有旗袍、洋裝、襖裙等等,學生裝也是當時的流行典範。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使服飾也開始走向了融合,從一開始的拒絕,到普遍接受,再到最後的融合,民國的女性著裝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良友》這樣的時尚畫報更是把這種流行送到了人們的眼前。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第一期封面女郎胡蝶

《良友》畫報的第一期以影星蝴蝶為封面女郎,刊載了各類女性的新式服裝,堪稱一本時尚服裝搭配寶典,時尚女性造型多達47副。而第三期就開始有了時尚點評,在當時也算是時尚界的鼻祖了,《良友》畫報點評中國服裝時曾有這麼一句話,“中國服裝大多過於單調……盛行大圓角……近歲以還,又盛行旗袍馬甲,娉婷嫋娜,最適於閨女派,亦不免單調。”

就在女性不斷的覺醒中,民國的服裝也在不斷的變化,從《良友》畫報的第四期中可以看到,旗袍還是很保守的樣式,並沒有後來看到的高開叉的樣子,《良友》的一個服裝專欄裡,我們可以看到,二十世紀的女性旗袍保守且傳統,長長的衣袖遮住了大半個手臂,袖口寬大,裙襬的長度也遮住了腳踝,衣服也並沒有表現出女性曲線的柔美,顯得含蓄蘊藉。

更有意思的是,軍閥孫傳芳在《良友》畫報中批評了女性的著裝問題,他認為女性穿衣服不能露出胳膊,衣服也以寬大為主,顯得端莊傳統,這才是女子應該有的做派,可是他的這個短文並沒有起到警示作用,女性的著裝也越來越大膽,突破了封建思想的要求,露出了胳膊。

到了三十年代,《良友》畫報的女性開始出現露出胳膊的形象了,旗袍也漸漸從長袖變成了短袖,甚至是無袖,露出了香肩玉臂,開叉也越來越高,合身的剪裁也襯托出女性線條的柔美。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封面女郎

在旗袍不斷髮展的時候,其他的女性服裝樣式也蓬勃的發展起來,這一時期除旗袍外,各種服裝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女性的著裝徹底擺脫了封建思想的束縛,各路名媛也把時裝秀進行到底,才女林徽因、陸小曼等等也紛紛登上《良友》畫報,這個時期服裝多種多樣,在一定程度上解放著女性的思想,也影響著他們的穿衣風格。

1、學生裝

看過民國電視、電影的夥伴都知道,民國的學生裝清新簡單,極其符合學生氣質,特別是女學生要麼是清爽的齊耳短髮,要麼配著大辮子,那種復古而清新的風格,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學生裝簡潔而典雅,一掃滿清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素雅,民國初年,文明新裝在女學生中流行起來,以襖衫為基礎,革除倒大袖,色調以淡雅為主。

上世紀20年代的女學生裝,因為其典雅素靜被女性們所推崇。

2、旗袍

說起民國服裝,怎麼能少得了旗袍,《良友》畫報的封面女郎就有很多著旗袍裝,當時紅極一時的阮玲玉就有穿著旗袍的封面圖畫。

旗袍作為民國女性的主要著裝,受到了大部分女性的熱愛,從一開始的寬袍大袖一直到最後的曲線玲瓏,旗袍也經歷了一場時代的變遷。

3、洋裝

民國是一個新舊思想不停碰撞交織的時代,“西風東漸”也吹來了洋裝的盛行。

《良友》畫報一開始並沒有推出洋裝這個系列,可是隨著時代發展,洋裝也逐漸登上了畫報的封面,甚至在第四期的封面就出現了女星楊愛立穿著洋裝的倩影,第三期、第八十四期的封面女郎都穿著漂亮的洋裝,特別是八十四期的美人,穿著西式長裙,婀娜多姿,雙手叉腰,甚有風情。

4、運動裝、泳裝

《良友》畫報後期的女性著裝,開始出現運動裝,甚至是更加大膽的泳裝。

第六十六期的封面女郎就以泳裝出境,在民國之時,《良友》畫報也算是時尚界的先驅了。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運動裝

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的開放,《良友》畫報的封面女郎著裝也更加大膽開放,在“西風東漸”的文化碰撞中,《良友》畫報無疑是時尚的標杆,也是民國時髦女郎的參造物。

二、妝容的變遷

《良友》畫報從一開始就摒棄了流行的月份牌似的畫像,而是選擇了當時的女星蝴蝶真人出鏡,創刊號封面即採用“胡蝶戀百花”,極其吸引眼球。

第一期的《良友》畫報更像是一場試水,胡蝶的髮式顯得簡單樸素,並沒有太繁雜的款式,其在封面上的形象與大部分普通的女性區別不大,簡單的梳了一個低矮的髮髻,額頭前有幾縷劉海,顯得典雅大方。

到了三十年代,捲髮就開始出現了,封面女郎的各種捲髮開始流行開來,摩登感呼之欲出,額頭前的劉海也不多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樣式的大小波浪,到了後期,披肩捲髮,齊耳捲髮花枝招展的出現了,引領著民國女性的時髦風尚。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旗袍女郎

《良友》畫報最開始的建立,就是秉承了女性的原則,女性的美麗吸引著大家關注畫報的內容,可是由於內容的偏女性化,男性讀者就少了很多,而女性則把《良友》畫報當做時尚的參造物,從服裝、髮型、妝容,都有了極大的突破性,從一開始保守的作風,漸漸的發展到開明,時尚。

《良友》畫報一開始時,封面女郎的妝容以淡雅素淨為主,柳葉細眉,櫻桃小口,齊劉海,長髮如雲,淺笑安然,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古典女性的溫婉含蓄,上世紀20時代末的女性,在封面上呈現的狀態還是以清理婉約為主,電影明星阮玲玉,包括胡蝶都是清新淡雅的狀態。

到了30年代,這種婉約風開始被打破,封面女郎更加大膽開放,她們直視鏡頭,巧笑妖嬈,露出了女性的自信與尊嚴來,再也沒有那種含羞帶澀的狀態,妝容也漸漸自然起來,既沒有早期時的含蓄,也沒有中期時的濃豔,妝容的趨勢和自然相關聯,薄施粉黛就可以表現出女性的嬌俏來。

三、走在消費前端的女性

《良友》 畫報既然打造了時尚女性的專欄,那麼廣告就必然會誕生,女性消費群體的潛在能力,《良友》畫報應該是知道的,特別是封面女郎的現身說法,明星效應,更使得女性成為一個消費的主體。

同時《良友》畫報的廣告也影響了消費的趨勢,畫報初期登載的白金龍女士香菸廣告中,一位妖嬈摩登的女子在煙霧繚繞中回眸一笑,手握一把白色羽毛扇子,配了一行極其煽情的文字,“獨步一時”。這個畫面反映了民國上層階級女性的悠閒與自得,在吸菸這件事情上,與男性是平等的,而且從畫報要表達的意思來看,吸菸是一件極其享受的事情。

《良友》畫報的廣告也是走在社會前端的,就連現代社會也會用的一些手段,《良友》畫報已經在很早以前就用過了,並且行之有效,比如“明星代言”,“名人效應”等等廣告手段。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廣告女郎

蜜絲佛陀在做廣告時就找了好萊塢明星派拉蒙做其代言人,並且試用了蜜絲佛陀的產品,用親身體驗去為產品代言,在明星的推廣下,女性們紛紛把眼光投向這件化妝品,蜜絲佛陀也成為了明星、貴婦、名媛們追捧的物品。

上世紀的30年代,上海的影視業也極其發達,好萊塢明星在上海是非常受歡迎的,於是《良友》畫報開發出“明星代言”的廣告路子,卡洛郎白、瓊哈勞、曼琳奧蘇里文等等好萊塢明星皆成了化妝品代言人,除了明星效應,《良友》畫報還邀請上海的名媛和潛在消費者女學生做代言人,並且分享用過之後的感受。

唐家三姐妹(唐瑛、唐雪、唐琳)就曾經登上過《良友》畫報,並且分享自己用化妝品的感受,在借用了名媛們的名氣後,還把她們的感受告訴廣大女性,這也是《良友》畫報的高明之處。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走在時代前沿的一座時髦城市,其女性的思維與消費方式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女性已經不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形象,她們大膽的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民風開化起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來,對於妝容,服飾等等外在的東西也漸漸的在意起來,而這種在意也不僅僅是“女為悅己者容”那麼簡單了,她們開始更多的關注起自身的價值來。

民國女性由於在社會活動中越來越頻繁的需要表現自己的魅力,女性們開始對身體的修飾在意起來,於是《良友》畫報的女性廣告也花樣百變,畫報基於這樣的社會需要,開始不斷的加大服飾、美容護膚品的廣告,而此時的女性,也被這些廣告深深的吸引,並影響著。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阮玲玉

各類美容產品大打擂臺,層出不窮,三花牌香品、旁氏白玉霜、4711都市佳香霜等等化妝品,護膚品各自獨立,都在《良友》畫報擁有忠實的支持者。

《良友》的廣告不僅僅是化妝品,滬上有名照相館也紛紛入駐,上海知名照相館寶記在《良友》畫報打的一則廣告是這樣的:專門美術照相館,尤精放著大色,這些廣告詞都吸引著時髦的女性去拍下靚照,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女性們是非常熱衷去照相館照相的,這也是當時的一種時尚。

上海的電影業發達自是不必贅述的,當時很多知名的女星就是在上海嶄露頭角的,比如周璇、白楊、胡蝶、阮玲玉等等,《良友》畫報在當時請過很多知名女星登上過封面,國內外的明星也一直是畫報的座上之賓,第六十二期的《良友》畫報蒐羅了幾個大的影劇院做了一個專輯,這其中就包括

百老匯大戲院、大光明戲劇院等二十九家知名影劇院。更是在一百期時做了一期“中國電影巡禮”。《良友》畫報的不停宣傳,看電影這件事情,逐漸在女性生活中漸漸形成一種愛好以及習慣。

隨著女性思想的覺醒,逐漸的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她們更加註重外在形象的突出,從服裝、妝容、搭配上更加追求時尚,《良友》畫報恰好就充當了時尚的傳遞者。

四、健康的身體、心靈的自由,民國女性的解放之路

中國傳統的女性以柔美、纖弱為主,以溫婉、賢淑為主,《良友》第一期的封面女郎胡蝶的造型就跟符合當時的審美。

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革新思潮來襲,那種內斂溫順的審美觀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健康、活潑、開朗的女性形象。

那種紅顏薄命的觀點已經被一些新式女性拋棄,她們像綻放在民國的花朵,在民國的風裡搖曳多姿,陸小曼、林徽因都是這個時期傑出的代表,她們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從身體到思想都自由的解放開。

《良友》畫報看得到社會的風向標,畫報的編輯認識到“紅粉之美”已經不能滿足民國女性們的思維,在這樣的文化覺醒過程中,《良友》畫報在五十八期中出了“燈光之下”、“陽光之下”兩幅照片,以光影的角度表現了女性的健康之美,“燈光之下”是籠罩在黑暗中的中國女性,而“陽光之下”是在燦爛陽光下微笑的法國女性,兩幅畫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打破了中國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傳統觀點,這也是《良友》畫報走在時尚前沿最好的證明。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另外《良友》畫報裡介紹女運動員的專欄不比男運動員少,在一百一十一期的畫報中,《良友》報道了第六次全員會(解放前),報道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在第八十五期中,《良友》畫報刊登了一期以“活躍的女性”為主的圖片,幾十個身穿運動服的女性仰臥朝天,圍成圓圈,裡面是一個泳裝少女在讀書,在原角的四周,分別出現了騎摩托車的女性、策馬奔騰的女性,這些女性無一不是以健康的形象出現的。

《良友》畫報為民國女性提供了時尚的源泉,以獨特的視覺傳達著時代的進步,而民國的女性也把《良友》當做時尚的參考物,在完善自己外在形象時,精神世界也得到了一次昇華。西方文化的傳入,使民國女性漸漸的接受了另外一種文化,在傳統與時尚的碰撞中,樹立了別具特色的審美意識,東方的神秘,西方的開化,使民國女性如一朵盛開在歷史長河的鮮花,灼灼其華,耀眼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