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金剛級戰列艦

金剛級戰列艦共四艘,各艦艦名分別為“金剛”號、“榛名”號、“比睿”號、“霧島”號。四艦名稱分別取自日本境內山峰名稱。首艦“金剛”號為英國維克斯船廠設計建造,同時日本也派出技術人員到英國學習新型主力艦的製造技術,其餘三艘均為日本根據英國轉交的技術資料獨自建造。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剛剛建成服役時的金剛號戰列艦,純正的英國血統

1913年8月金剛號完工返回日本。日本成為繼英國、德國之後裝備戰列巡洋艦的國家。金剛號戰列巡洋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艘從國外訂購的大型主力艦。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第一次大改裝前的金剛號

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根據維克斯公司提供的圖紙在日本本土自行建造,其中榛名號、霧島號是日本海軍首次由民營船廠承建的大型主力艦。因為臨近艦橋的1號煙囪產生排煙影響艦橋的問題,三艘艦將1號煙囪後移並加高,這是與在英國建造的金剛號外觀上的不同之處。三艦於1915年4月前全部建成。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從1931年起正式改為戰列艦。因為日本海軍序列中已經不在擁有戰列巡洋艦這類軍艦,所以1934年舊日本海軍取消了戰列巡洋艦(舊日本海軍稱為巡洋戰艦)這個分類。

“金剛”級戰列艦各項性能數據:(以“金剛”號最終改進為例)

  •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26610噸,改裝後31720噸;
  • 尺寸:長214.6米/寬28米/吃水8.38米,改裝後長222米/寬31.7米/吃水9.6米;
  • 動力:36臺油煤混燒鍋爐鍋爐,改裝後8臺重油專燒鍋爐;主機功率64000馬力,改裝後136000馬力;
  • 航速:27.5節,改裝後30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改裝後9800海里/18節
  • 武備:主炮為8門雙聯裝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
  • 副炮為16門(改裝後14門)152毫米/50倍口徑副炮;
  • 放空火力為12門76毫米高射炮,改裝後12門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24門25毫米高射炮(1944年94門);
  •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改裝後拆除);艦載機3架。
  • 裝甲:舷側水線裝甲帶(最大)203毫米;
  • 甲板35-57毫米(改裝後96-165毫米);
  • 炮塔(正面)230毫米(改裝後280毫米);司令塔254毫米。
  • 裝甲總重:5405噸(1913年),改裝後10918噸(1936年)
  • 艦員:1221人-1118人

四大金剛的最終命運

但是隨著時代和技術的進步,金剛級戰列艦在面對越來越多的威脅時變的越來越沒有招架之力。之後本著勤(喪)儉(心)節(病)約(狂)的日本海軍便對金剛級戰列艦進行不斷技術改進,使其艦艇壽命得到不斷延續,各項戰力得到不斷加強。所以即便是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後,作為已經擁有30年艦齡的“大齡老兵”,依舊十分活躍,不斷參與海戰。雖然它們的結局方式有些不同,但都殊途同歸:以海底為床,以海水為被,長眠海底。但是無形之中這四大金剛又創造了日本海軍戰列艦部隊的三項第一。

日本海軍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戰列艦——比睿號

1942年8月瓜島戰役爆發,伴隨著戰役的發展,瓜島上的美軍亨德森機場成為日本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肉中刺。但是日本陸軍組織的幾次進攻均被美軍打敗,走投無路之下日本海軍決定派出4艘金剛級戰列艦及其護航艦隻炮擊亨德森機場,以此來挽救即將失敗的戰役。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 比睿號戰列艦

1942年10月13日的晚上,在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慄田健男中將(慄跑跑)的精心策劃之下,金剛號與榛名號兩艘戰艦靜悄悄的駛進了瓜島海域,除了2艘金剛級戰列艦之外,還有9艘驅逐艦和一艘巡洋艦為其護航。這天晚上,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戰列艦對機場跑道這類目標進行炮轟的炮擊行動拉開了序幕,這次炮轟一共持續了長達1小時19分鐘,這兩艘金剛級戰列艦用其裝備的356㎜主炮對著機場發射了104枚三式燃燒彈和331發一式穿甲彈。之後,亨德森機場便陷入了硝煙瀰漫之中。面對日軍的偷襲亨德森機場在日軍的狂轟濫炸下完全癱瘓了,美軍的仙人掌航空隊損失極其慘重。一共損失了65架飛機,日軍對這次的炮轟成果感到十分滿意。但是幸運的是美軍在這次戰爭中只損失41個人,比日軍預料的少了很多。隨後在美帝工兵喪心病狂的維修下,亨德森機場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又投入到打擊日軍的行動中。這一情況的出現大大出乎日軍的預料,隨機日軍再次決定派出另外兩艘戰列艦——比睿號和霧島號兩艘戰艦再次炮擊亨德森機場,

但是這次行動卻沒有金剛號、榛名號的好運,相反卻打開了日本海軍戰列艦部隊的覆滅之路。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 比睿號生前最後的遺照

11月13日日本海軍出動比睿、霧島準備炮擊該島機場,卻意外與遭遇美國海軍巡洋艦艦隊(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話不多說,幹就完了),在夜間在近距離內與美艦發生炮戰,混戰中比睿號遭遇美軍驅逐艦拉菲號近距離火炮齊射(美軍驅逐艦裝備的mk-12主炮玩命般的射擊),短短40分鐘比睿號被命中超過85發127㎜炮彈,將其上層建築犁了一遍,包括艦長在內的艦隊高級指揮官非死即傷,上層建築發生火災,成為美軍夜晚中最顯眼的目標(夜空中最亮的星),遭到重創,因操舵裝置損毀,無法全速逃離美機的空襲範圍,次日天亮後被美軍仙人掌航空隊發現並攻擊(你和你哥們怎麼打的我,老子現在都還給你),傷勢加重,為了避免被美軍繳獲自沉於所羅門群島海域。

艦炮對決損失第一艘戰列艦——霧島號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 霧島號戰列艦

還是在瓜島海戰中,比睿號沉沒後,不死心的霧島號又想在夜間偷偷溜去炮擊機場,並再次與美軍艦隊相遇(人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只不過結這次相遇的是兩艘美軍戰列艦,交戰中的霧島號一時興奮:“作死”般打開探照燈,(估計打嗨了)雖然擊傷了倒黴的南達科它號戰列艦(因電力中斷誤入戰場中央,變成了炮靶,比睿號: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卻沒結想到黑夜中還有一艘美軍戰列艦(霧島號:我xx服了,LYB一個)另一艘美軍戰列艦華盛頓號,突然從黑暗中跳出來強行收“人頭”,其裝備的9門406毫米艦炮讓霧島號無力招架,被命中多發,霧島號中彈起火,兩座主炮塔被摧毀,舵機受損船舵,隨後沉沒。

霧島號也因此成為了太平洋戰場上,在炮戰中被擊沉的第一艘日本戰列艦。

第一也是唯一一艘被潛艇擊沉的——金剛號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 金剛號生前遺照

1944年萊特灣大海戰之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已經名存實亡,為了保衛日本本土,金剛號戰列艦萊特灣海戰後準備返回日本,卻不巧在臺灣海峽被美軍海獅號潛艇發現,(到嘴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結果美軍海獅號潛艇二話不說,追上金剛號就是兩發魚雷高效快捷的完成“戰績”人頭收割,而且戰果頗豐:金剛號戰列艦沉沒,外加第三艦隊司令官前金剛號艦長——鈴木義偉海軍中將,外帶艦長以及1200多名艦員。而金剛號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中,第一也是唯一一艘被潛艇擊沉的日本戰列艦。

四兄弟中死的最憋屈的——榛名號


日本海軍“四大金剛”之金剛級戰列艦。難兄難弟四兄弟
  • 榛名號生前遺照

到了1945年金剛級戰列艦僅剩的最後一艘:榛名號,比起他的三位好哥們榛名號沉沒更加“憋屈”,萊特灣大海戰後,回防日本本土後榛名號被配在吳鎮守府,作為警備艦而停泊(說好聽的叫停泊,不好聽的不就是沒油了嗎)在瀨戶內海的吳港江田島。1945年7月28日,被美軍飛機用13顆炸彈擊沉於吳港,而此時距離日本宣佈投降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總結一下這金剛四兄弟

金剛級戰列艦作為服役超30年的老艦,其研發、服役、興盛、沉沒與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命運有著本質上的命運,最終一代明艦淪落為日本軍國主義的陪葬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