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北京三里屯,中國時尚文化地標。這裡有時尚人群、酒吧街....當然還有ARCFOX SPACE。近日,北汽新能源在三里屯ARCFOX Space體驗中心舉辦的《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沙龍》更是頗具亮點,旨在將年輕、激情、新潮、多元的三里屯基因打造成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最強大腦”。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ARCFOX是北汽新能源旗下全新生態品牌,以追求創新、極致、個性的“新FUN一代”為目標客群,是“新FUN一代”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品牌。ARCFOX Space做為ARCFOX品牌的線下體驗中心,將品牌精髓與內涵通過真實情景向目標消費者進行傳遞。

鄭剛:從兩端發力,確保可持續發展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在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看來,要從兩個維度看待2020補貼退坡之後的市場: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成果得來不易,凝聚了整個國家、社會和產業的相關者共同的努力,也投入了大量的社會和國家財富資源;第二,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從原點出發來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和創新活力,來應對任何外部的環境和形勢的變化。

鄭剛表示,應該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同時入手來繼續保持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從供給側來講,要進一步鼓勵創新型企業的科技創新投入,提高產品在“四化”方面的創新能力,增強對燃油汽車的比較競爭優勢,提高它的用戶產品性價比來提高用戶的購買慾望;在需求側,建議國家和行業在直接財政補貼政策退出之後,繼續給予消費政策和使用環節的激勵和鼓勵政策,以增強用戶和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

陳全世:後補貼時代實質上是隱性補貼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對於中國最早參與新能源汽車研究的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陳全世來說,眼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調整、鞏固、充實和提高。

陳老激動地表示:調整,就是要調整思維,新能源汽車是個長遠的戰略,要把態度放端正;鞏固,就是鞏固成就,,尤其是動力電池要鞏固這方面的成果;充實,就是充實我們的關鍵技術,充實產品線;提高,就是往高走,和世界水平看齊。

他還語重心長地說道:“後補貼時代”並不是不補貼。前端可能要減少補貼,甚至退到零,但是後端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隱性或顯性端補貼形式。顯性的給你科研經費的補貼、製造設備的補貼,隱性的是給企業創造一些條件,尤其是創造市場。補貼退坡有一個淨化市場的作用。真正有技術的,真正有能力的,你可以繼續存在,沒有能力的將被加速淘汰。

江冰:黎明前的黑暗,電動車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作為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原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長、規劃司司長,江冰可謂兼具了政府官員和企業家雙重身份。他表示,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第一個要素是綠色的要素,5月31號發改委和財政部、能源局發了關於光伏建設的文件,實際上光伏也面臨著補貼退坡。

誠然,電動車與燃油車的“百年戰爭”已經結束,現在開始進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新時代。“目前,只有電動車能較好的解決電力的波動性以及它跟正常負荷的問題;未來,電動車會形成一塊巨大的海綿,即將要進入陡直的增長階段。我們估計這個階段大概是兩到三年。就像馬拉松42公里我們已經跑了41公里,現在到了最後的階段。”江董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信心滿滿。

他接著表示,我們現在已經研發了“智慧充電樁”,可以雙向充電,可以放電、充電,還有智能充電的系統也正在研發。所以下一步對於電動車的應用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家都要看期望,補貼退坡以後還有雙積分,利用好雙積分以後也會促進發展。

李一秀:未來充電會像加油一樣方便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北汽新能源銷售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表示,北汽新能源有一個總的計劃叫“擎天柱計劃”,它是集發電、充電、儲電、換電、電池梯次利用、二手車等一站式全生命週期生態服務,二期生態聯盟下還將推出車電分離模式。

“我們還將在北京市建立一個相當於加油站的網絡密度、可換可充的用電渠道。眾所周知北京的加油站的服務半徑平均是1.8公里,我們以換電為主、帶充電模式的換電站,服務半徑大概是在2公里,未來新能源汽車可以像燃油車一樣方便快捷充電。”李一秀在談及北汽新能源在未來戰略佈局上的雄心壯志時從不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情。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據北京首批純電動私家車車主於佳晨介紹,新能源汽車不管有沒有補貼,他還是會選擇,後續打算換一臺續航里程長、最好每半個月充電一次的新能源車型。

沙龍結束後,牛車網創始人海蘭女士也坦言:“希望以北汽新能源為首的車企、專家、政府領導還有從業者和千萬用戶一起,共同把新能源汽車與生俱來的光榮和夢想早日照進現實。”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筆者也由衷地期盼下一期沙龍能儘早在北京三里屯北汽新能源ARCFOX Space展示體驗中心與大家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