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名:建議大家看看奧巴馬的《美國工廠》

王一名:建議大家看看奧巴馬的《美國工廠》

文|王一名

週末花將近兩個小時看了《美國工廠》,推薦大家也去看看。

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機背景,講述了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的代頓工廠倒閉,整個社區陷入蕭條、工人失業,而來自中國的福耀玻璃集團,買下該工廠改造為玻璃工廠的故事。

片子是美國人拍的。從2015年開始,兩位導演,五個人、五臺攝像機拍攝了三年。比較真實,沒為誰唱高調,這是我推薦大家看的理由之一。

理由之二是,《美國工廠》的製片人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伕婦。前總統的拍的紀錄片,以前還從來沒看過。

所以必須得看看。

說三點觀後感。

一、是勞動創造了財富,還是資本?

曾經,在通用汽車代頓工廠上班是一份好工作,好到可以在整個地區建立起了一箇中產階級的社群。

但美國傳統制造業的衰退造成美國的“鐵鏽地帶”,無數人失業。代頓工廠關閉之後,一萬多個當地工作崗位被裁減,許多人失去房子、車子,無力養家餬口。片中的叉車操作員吉莉,在通用工廠倒閉後,房子抵押贖回權被收回,只能住在姊妹的地下室裡,房間雜亂狹小,連一張床都不是自己的……

直到2015年,在工廠空置了六七年後,一位中國老闆買下了它,讓美國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他叫曹德旺,福建省福清市人。

他在1987年成立的福耀玻璃集團,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

王一名:建議大家看看奧巴馬的《美國工廠》

但地主家也沒餘糧。

有感於企業經營的艱難,號稱玻璃大王的曹德旺算了一筆賬後,覺得在美國建廠比在中國的成本還要低,於是注入資本,把代頓這個廢棄的工廠改造成了福耀汽車玻璃工廠。

那些失去工作的員工,重新被召回來,這讓飽經失業之苦老外們感動的熱淚盈眶:“這是最理想的選擇”。

福耀“為一個淒涼的社區重新帶來了希望。想請董事長一起過聖誕節!“

所以,企業和社區,和員工是什麼關係?

僅僅是僱傭和被僱傭嗎?

有時候看起來好像是,但有些時候,又不僅僅是。尤其對這些美國員工來說,一個工作機會,意味著有尊嚴的生活,意味著安全和保障,意味著他們能因此撐起一個家。

二、在高福利中死去,

還是在低保障中活著?

員工和企業之間,又好像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員工永遠會覺得公司給自己的太少,而自己付出的太多。企業呢,又經常覺得,我們怎麼養了這麼多沒用的傢伙?!

在《美國工廠》中,這種矛盾空前激化。

當再就業的興奮慢慢遠去,很多員工開始由感恩轉向抱怨——工資太低、加班、受工傷,不被尊重……

確實,曾經29美元的時薪,變成了12.84美元。

以前給孩子買名牌運動鞋,想買就買,現在不行了。

他們哀嘆,像從前那樣的錢再也掙不到了,被人以禮相待,擁有白色籬笆的房子,送子女上大學,也不那麼理所當然了。

而來自中國的管理人員也鬱悶——美國工人效率太低,上班時間聊天,不聽話,憤怒的工生氣了就開著叉車把垃圾堆掀翻來洩憤,工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無奈的管理人員把一批管理層拉到了中國工廠,讓他們學先進。

王一名:建議大家看看奧巴馬的《美國工廠》

美國人果然看到了讓他們目瞪口呆的一幕:

嘹亮的廠歌過後,工人開始每日晨會:報數、鼓掌、喊口號——

“我們的隊名是——?”

“改進隊!“

“我們的口號是——?”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響亮的不僅是口號。

和代頓市的福耀工廠一比,這裡流水線就像按下了快進鍵,以兩倍速的流動演繹什麼叫效率。

而在後面堆放碎玻璃的地方,工人正在徒手分揀。美國人再次驚呆:“沒有護目鏡,甚至沒有防割手套,太瘋狂了,每天就窩在這裡撿該死的玻璃。”

美國的幹部們回來要推廣這一套,美國工人不幹了——這不是搞資本主義嗎?不行,不允許富人政府奴役工人,我們要成立工會!

王一名:建議大家看看奧巴馬的《美國工廠》

工人們態度好像很堅決,開會、串聯、打標語、喊口號!

但中方也很堅決,曹德旺明確表示:“工會進來,我就不做了。”

最後,事情解決了。福耀方面出了100萬美元,找到工會剋星LRI進行干預,最終868票反對,444票支持,支持率不到半數,工會以失敗告終。

讓員工支持的核心方法比較簡單:不鬧事的工人,下週一開始每人時薪漲2塊。鬧事的,炒掉,永遠有更新更年輕的員工等著進來。

說了半天,企業和員工的關係依然一言難盡。

就像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員工:每天三班倒,每個月只有一兩天休息,每年才能回一兩次老家,兩塊夾心小麵包就是一餐,手上滿是燙傷的疤痕。

但他們很滿足:“從前忙著飽腹養家餬口,現在想去哪兒去哪兒,想買啥買啥……”

有付出,也有回報,也許它們之間並不是那麼對等。

但當它們最終達成一個動態平衡的時候,收益的依然是雙方——自2018年開始,在美國的福耀玻璃工廠了開始盈利了!

所有剩下來的這些員工,似乎又多了一些保障。

三、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然而,這些保障,也僅僅是暫時的,哪怕你是一名聽話的員工。

曾把中國好兄弟“王”帶到家裡過感恩節的羅伯,在公司幹了兩年半之後,也被解僱了,因為他操作電腦太慢,花了兩到三分鐘。

當然,即使他能再快一點也沒用。

巨大的機械手臂旋轉著,一位管理人員向再次來視察的曹德旺介紹說,這裡本來有一個人,現在沒人了……我下次要做的就是把這四個人取消掉,完全自動化。

王一名:建議大家看看奧巴馬的《美國工廠》

取代員工的,其實不是哪個人,而是更加廉價、更加高速的機械手臂,是未來。

就像中國的故宮,在2017年10月取消了人工售票窗口。

就像中國的高速公路,將在2019年底取消所有的省界收費站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