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藝術師 01:賦予意義

對生命最頂級的自嘲,莫過於賦予其意義了。——引語。

之前曾笑談過,三十歲認臉,四十歲認性,五十歲認命,都是悟性一流的。認性,知道自己的特長和侷限,很不容易。更難的是望峰息心,接受自己的特長和缺點,存其短,養其長。

命運自有安排,恩賜給我的不過是一點點文字的敏感性,那我為什麼還一直不接受這件禮物呢。何不積極性接受它,並以此作為回饋社會的一個方式呢。

病毒大災之年,更加感嘆生命個體的渺小。

也決定從今之後,做點有利於他人的事兒。

說來慚愧,到了不惑之年,才賦予個人生命以明確的唯一意義:k線藝術師。

k線藝術師,也是高大白自嘲的一個“新”職業,這個職業的宣言就是:一生無二事,k線見人心。

k線藝術師,兼具有分析師和交易員的雙重角色。這個職業的日常工作,就是處理k線的新變化,在k線的陰陽變化裡,找到變化的臨界點,並選擇參與其中。

當然,識別行情的陰陽,定位變化的臨界點,是需要一套技術體系的。這就很容易理解技術分析中那麼多派別,其實都只是從各自的角度看同一個市場而已。

青澤老師把市場的交易者,看作是盲人摸象寓言裡的盲人。

這裡面有非常深刻的哲學深意。康德的哲學說,我們眼中的世界,並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們能夠認識到的世界。把這句話套過來,不就是“我們眼中的市場,不是市場本身,而是能被自己所解讀的市場”了嗎。

那麼,我們就可以對行情給予個性化的,藝術化的解讀了。不但合法,而且必須如此,交易畢竟是個人的事情,自己籌劃,自己對盈虧負責,當然對行情解讀也肯定是自己的事情了。如果我們能承認這一點,就比一般的股民高明瞭不知多少個層次了。

當認知到自己的侷限之處,倘若足夠幸運,還有那麼一點點天賦智巧的話,那麼這智巧便已經成功突破自矜的防線,升級到智慧之域了。

因此,炒股也好,玩期貨也好,首先得是一門技藝,然後才是心性格局。

這技藝剛開始和盈虧也不具有必然的關係,不是說賺了大錢的人,就一定技藝高明。虧了錢甚至是一無所獲的人,也不代表一無所獲。

這裡面有個前提就是,必須把炒股當做一門技藝來看,不能僅僅以賺錢為目的。賦予自身以“藝術師”的名號,去終身體悟,終身修行,盈虧只是籌碼,意義在賭局本身。炒股一小賭,人生一大賭,所謂賭,就是自由選擇。

這就徹底把偷懶的取巧之人,排除在門外了。換句話說,如果不想成為“k線藝術師”之類的角色,那最好不要玩股票了。可以參與,買指數基金去吧,賺天下大勢的紅利去。

因為炒股玩期貨的超額利潤,都是辛辛苦苦學習才換來的。處理k線圖表,不是純粹經驗之談。我見過很多有本金資源的人,有能力的人,有聰明才智的人,都陷入了經驗的沼澤裡去了,經驗是沒法對抗不確定性這個共同的敵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