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紅巖》中的人物形象?

飛奴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紅巖》有鮮明的特點。以江姐和許雲峰為例。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產黨員。她穩重精細安詳深沉堅強,處處表現出純潔的黨性和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貞。如她第一次出現在成崗家裡,九表現出地下工作者機敏幹練的特有風度。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掛在城頭的丈夫的頭顱,頓時熱淚盈眶,禁不住要痛苦出聲。但她以想到當時的處境和新的戰鬥任務很快就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的投入了新的戰鬥。作者細膩的寫出了作為妻子的江姐所具有的豐富感情,有 寫出了她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被捕後,她經受了更大的考驗,深受同志們的愛戴。就義前,她從容地向同志們告別,莊嚴地實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人物是無產階級真善美的化身。

許雲峰是一個工人出身,長期從事地下黨工運領導工作,有著豐富鬥爭經驗的黨的領導人形象。在沙坪書店一出場就顯示出她高度的革命警惕2性和處理意外情況的果斷,鎮靜。在監獄中與狡猾的特務投頭子徐鵬飛面對面的鬥爭中,他沉著冷靜,巧妙地把敵人引入錯誤的判斷,保護了同志和組織。這顯示出他非凡的膽識和過人的機智。最後,他以頑強的意志在潮溼陰森的地窖裡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獄的通道留給了同志們。自己則帶著對勝利的堅定信念從容就義。這就是共產黨人的風格。

《紅巖》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鬥爭,特別是獄中鬥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被共同關押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集中營裡,親身經歷過敵人的種種野蠻暴行和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鬥爭生活。小說把反動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與局部上的氣勢洶洶,瘋狂鎮壓;把革命事業全局上的輝煌勝利,與革命者個人的悲壯犧牲,辯證地統一起來。這兩位作者在寫作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蒐集整理先烈們的鬥爭事蹟,經過著名作家車承友加以集中、提煉、進行藝術再創造。且歷時10年,才完成該部作品。

紅巖,這一史詩般的稱號,是重慶的光榮象徵。

《紅巖》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紅巖》小說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們不能否認,藝術的東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實更完美一些,但當真實地接觸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鬥爭史實材料時,不能不承認沒有誇大的真實很多時候要比加工過的藝術更具衝擊力量。

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先後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劇《江姐》等,從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發行800多萬冊,是發行量最大的小說;同時,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該書被中宣部、文化部、團中央命名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娛樂火線哥


如何分析《紅巖》的人物形象?

答:我們這一代人,雖沒有經過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從讀書那刻起,課本里、廣播裡、電影裡都是紅色經典,滿滿的正能量。小說《紅巖》伴我讀完小學、初中至高中。讓我淺顯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許雲峰,堅強的共產黨員,在書中的主要人物,他遇事堅定沉著,以領導者的氣節面對敵人的嚴酷拷打,以革命的崇高氣質,捍衛黨的正確領導,不怕敵人的重刑,以共產黨員的氣節,忠誠於黨,錚錚鐵骨顯忠誠。

江姐,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戰士,面對生與死,視死如歸。敵人的老虎凳、竹丁釘手指、鐵板燒烙肉體,敵人的酷刑算得了什麼?鬆鬆筋骨,她面不改色——心不跳。敵人嚴刑動搖不了共產黨員的鐵一般的剛強意志,為捍衛黨的利益,江姐和許許多多革命先烈一樣,昂首挺胸,面對黎明的曙光,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英勇就義。

華子良,優秀的共產黨員,深藏、不露,隱蔽在敵人心臟的黨的交通員,傳遞情報,把黨的方針、政策傳遞給戰友,並協助許雲峰打開通道,為戰友出逃立下新功。

甫志高,革命隊伍中的叛徒,人類卑鄙齷齪的小人,沒有革命氣節,苟且偷生,出賣組織,出賣戰友,是革命隊伍中的敗類。

《紅巖》是一本頌揚堅定不移的共產黨員高大形象的紅色經典,鞭斥了陰險小人叛徒的嘴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