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圖|讀《愛蓮說》,賞北海公園拍攝的蓮花組圖


一組剛剛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蓮花組圖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

譯文:水上陸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妖豔。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豎立在水中。可以遠遠地觀賞,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託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其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襯托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通過三種形象對比起到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高明。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構嚴謹。

《愛蓮說》是我國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結構嚴謹,筆意超越,言簡意賅,情景交融,其採用“借影”筆法,以蓮自喻,有著深邃的思想內容。

《愛蓮說》,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蓮花組圖

《愛蓮說》,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蓮花組圖

《愛蓮說》,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蓮花組圖

《愛蓮說》,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蓮花組圖

《愛蓮說》,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蓮花組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