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懂得去愛的人 才能得到寵愛

分屬不同年齡與身份的情感故事,凝聚起了《寵愛》關於愛的主線,在這些故事裡,電影用不同的方式展現了親情,友情與愛情,而這些情感又透過寵物這一特殊的羈絆得以交融,由此電影所讓人為之動容的已然不單單是一份人寵之情,更還有著人與人間的情感關係。

《寵愛》:懂得去愛的人 才能得到寵愛

由多個故事組合而成的電影雖然並不鮮見,但多個故事同由一位導演來完成的組合,則尤為苛求導演自身對電影內核的掌控,稍不留意其實很容易便會離體跑偏,《寵愛》中六段看似相互獨立的故事,雖然講的都是不同的情感問題,但導演楊子卻於此中提煉出了“寵愛”這一內核,並巧妙將一切關於人的情感借寵物為契機以表露,寵物所特有的靈性成為了這部預以詮釋愛的電影獨出機杼的加持。

《寵愛》:懂得去愛的人 才能得到寵愛

《寵愛》的六個故事中,自覺最為打動人的是陳偉霆與鍾楚曦裝飾演的新婚夫妻,他們與狗狗豪七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陳偉霆飾演的丈夫趙樂常常被妻子飾養的狗狗壞了好事,人狗因此水火不容,但他卻在妻子與狗狗的關係中逐漸讀懂了這份難捨難分的人寵之情。

《寵愛》:懂得去愛的人 才能得到寵愛

陳偉霆與鍾楚曦的這個故事還涉及到了每一個養寵人都不願提及而又一定會面對的問題——死亡,當電影中狗狗豪七在醫院行將離世,與陳偉霆交接守護承諾時,相信就算沒有養寵物的人,也會被感動到。會想到家人無條件的愛和守護,當他們離開時,那種悲痛。這一幕無疑成為了電影最為催淚的高光時刻。

餘下的五個故事同樣也都各自擁有著不同的特點,闞清子飾演的潔癖畫家,借寵物所講的是愛情最美好的一面。鍾漢良將豬當成寵物的展開逗人捧腹,而因此他與女友關係所產生的危機矛盾,呈現著愛情的磨合包容。吳磊飾演的盲人青年與張子楓飾演的少女江楠,兩人與導盲犬間將一段美好的青春友誼呼之欲出。於和偉飾演的中年父親,所展現的是中國家庭的親情關係問題。郭麒麟飾演的阿德與流浪狗的故事既是電影的銜接,看到了人和寵之間愛的純粹,更還是兩顆孤獨的靈魂在大城市中依偎著互相取暖。

《寵愛》:懂得去愛的人 才能得到寵愛

由此不難看出,電影一系列故事的原點雖然都是寵物,但其所希望藉此表達的其實更是人與人間的關係。在《寵愛》裡,雖然並非沒有催淚的傷感,瑣碎的煩惱,但正因為這些情緒的融入,才使得電影所展現的情感是如此真實、接地氣,彷彿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而這些傷感煩惱被電影用明亮愛意的一一化解,則勾勒出了人與寵物,人與人間流淌的真善之美,這也正是《寵愛》恰如其分,暖人心田的所在。

什麼是最好的愛?正如同這世間沒有一片同樣的樹葉,不同人在不同時間面對關於愛的問題也各不相同,但想要獲取愛卻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正如同《寵愛》中懂得去愛的人,才能得到寵愛,人與人間的愛其實也唯有這樣才能雋永綿長。

個人評分: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