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出擊:德國王牌艇長施內指揮最新型潛艇U-2511進擊大西洋

前言:德國潛艇部隊“殘陽”

1945年,德國陸軍在東西兩線受到打擊,節節敗退,在海上,德國潛艇部隊失去了大西洋的出海口——法國比斯開灣,原駐法國潛艇部隊轉移到了德國本土和挪威,這些“孤獨”的狼群正在進行著最後的掙扎。雖然在1945年的前半年裡,裝備了水下通氣管的VIIC型潛艇依然活躍在大西洋上,不過他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在此期間,潛艇和商船的戰沉比達到了1:1,在盟軍強大的反潛力量下,德國潛艇不過是強弩之末罷了。

但是並非所有的德國潛艇都無法匹敵盟軍的反潛力量,盟軍的反潛力量只能對抗傳統的潛艇,而德國海軍在1944年便成功研發了可以在水下高速航行的XXI型潛艇(遠洋型)和XXIII型潛艇(近岸型),這些潛艇配合水下通氣管,可以長期以潛航狀態航行。

這些新型潛艇唯一的缺點就是出現得太晚,無法挽回德國海軍的敗局,否則,這些潛艇將是盟軍的一大噩夢。在全部一百多艘XXI型潛艇中,甚至只有兩艘執行過戰鬥巡航任務,其中一艘便是U-2511。1945年5月4日,U2511在艇長施內帶領下完成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戰鬥巡航,雖然未取得任何戰績,但是卻在戰後極大地震懾了盟軍……

最後的出擊:德國王牌艇長施內指揮最新型潛艇U-2511進擊大西洋

德國XXI型潛艇

一、司令部裡的王牌艇長

率領U-2511的是潛艇司令部的海軍上將參謀官阿爾達伯特·施內少校,他在司令部的工作就是協助鄧尼茨制定攻擊盟軍船隊的計劃,施內原來是潛艇艇長,後來靠自己出色的戰績得到了潛艇司令部的工作,而他在戰爭初期的經歷更加引人注目。

1913年12月31日,施內出生於德國柏林,在1934年的時候加入德國海軍,當時他是21歲。1937年5月,施內進入潛艇學校學習,開始和潛艇交上了關係。1938年初,施內開始在克雷齊默爾的手下任職,克雷齊默爾是二戰德國海軍的頭號王牌潛艇,當時擔任IIB近岸型潛艇U-23的艇長,施內則是U-23的大副,是克雷奇默爾的得力助手。

在U-23服役期間,施內表現出色,得到了克雷齊默爾的賞識,並且將他推薦給了鄧尼茨,施內在U-23服役期間受到了克雷齊默爾的很大影響,不管是指揮經驗還是性格而言。1940年1月,施內開始指揮自己的第一艘潛艇——U-6,接著在1940年7月,施內又成為了U-60的艇長。1941年4月,施內成為了U-201的艇長,真正展現了他的本事,在16個月內擊沉了19艘商船和2艘輔助艦船,獲得了橡葉騎士十字勳章,成為了王牌艇長。

1942年8月,施內離開了第11潛艇艦隊,兩個月後開始在巴黎的U艇司令部就職,作為海軍上將參謀官協助鄧尼茨,負責制定潛艇部隊攻擊盟軍的計劃。

最後的出擊:德國王牌艇長施內指揮最新型潛艇U-2511進擊大西洋

鄧尼茨非常著名的一張圖片,但你知道他旁邊是誰嗎?沒錯,就是施內(左1)

二、施內重披戰袍,指揮最新型潛艇

1944年2月,德國潛艇部隊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作為德國王牌艇長,施內重披戰袍,指揮德國德國最新型的XXI型潛艇,司令部的職務由另一個人接替。1944年6月24日,施內被指定為即將建成的XXI型潛艇U-2511的艇長。U-2511是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建造的第一批XXI型潛艇,該艇於1944年9月29日舉行下水儀式,施內於當天正式成為了U-2511的艇長。不久後的12月1日,施內便晉升為海軍少校。

最後的出擊:德國王牌艇長施內指揮最新型潛艇U-2511進擊大西洋

德國XXI型潛艇

施內手底下也不乏人才,U-2511的輪機長以及總工程師格德·蘇倫就是這樣的人,他是德國海軍中為數不多的獲得過騎士十字勳章的工程師,並且他還有一個名為特迪·蘇倫的兄弟,特迪·蘇倫是一名海軍指揮官,獲得過比格德·蘇倫更高級別的勳章。

1945年1月30日,U-2511已經在但澤完成了裝備的測試和調試,搭載著所有艇員和幾十名德國難民前往德國本土。當時蘇軍已經推進到了東普魯士,德國陸軍獨木難支,於是鄧尼茨策劃了從東普魯士經波羅的海撤回德國軍民的“漢尼拔行動”。同一天,蘇聯紅軍潛艇S-13在波美拉尼亞海岸擊沉了滿載德國軍民的“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造成9000多人遇難。

最後的出擊:德國王牌艇長施內指揮最新型潛艇U-2511進擊大西洋

威廉·古斯特洛夫號

施內指揮U-2511在古斯特洛夫號沉沒地點附近的拉巴三角洲進行了多次搜尋,雖然那裡可能會碰上水雷、蘇聯船隻和潛艇,但施內還是儘可能地搜尋並搭救遇難者,U-2511最終救上了幾個古斯特洛夫號上的落水者。U-2511將這些東普魯士的難民送到了呂根島薩斯尼茨港的難民營。

1945年3月14日,U-2511的艇員完成了航行訓練,回到了基爾港。3月16日,U-2511離開基爾港,前往挪威的霍滕基地,加入了第11潛艇艦隊。3月23日,U-2511在霍滕基地展開水下攻擊訓練(魚雷攻擊訓練)。4月3日,U-2511離開霍滕基地,前往卑爾根港,準備執行戰鬥巡航任務。4月8日,U-2511到達了挪威卑爾根港,開始為第一次戰鬥巡航做好準備。

三、最後的出擊,U-2511進擊大西洋

1945年4月30日傍晚,做好了一切準備的U-2511離開卑爾根港,這是XXI型潛艇第一次執行戰鬥巡航任務,艇長施內計劃前往加勒比海執行戰鬥巡航。5月4日,德國即將投降之際,新元首鄧尼茨海軍元帥給每一位德國艇長髮布了停火的命令,施內也接到了這一命令,無奈之下,他只能被迫返航。

就在施內指揮U-2511返航的時候,他們在法羅群島北部遇上了一支英國特混艦隊,此時已經距離收到停戰命令過去幾個小時。施內並不打算就這樣躲過他們,他把英軍艦隊中最大的諾福克號重巡洋艦作為“攻擊”對象,施內指揮U-2511不斷向諾福克號逼近,甚至接近到了距離600米處,在這個距離上,所有的船隻都將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德軍的魚雷可以毫不費力地命中他們。

最後的出擊:德國王牌艇長施內指揮最新型潛艇U-2511進擊大西洋

諾福克號重巡洋艦

施內並不打算真正攻擊諾福克號,他指揮U-2511向諾福克號在近距離內進行了假設性攻擊,但令人驚訝的是,諾福克的聲吶居然沒有發現U-2511這個潛在的威脅。施內在向他的艇員們展示完這次假設性攻擊後,迅速掉頭,以水下16節的航速逃離了戰場。

在這次攻擊中,諾福克號的聲吶系統沒有探測到U-2511,這表明XXI型潛艇很難被聲吶發現,也凸顯出了U-2511的性能,如果不是鄧尼茨早就下達了停戰命令,諾福克號就會成為二戰中最後被擊沉的艦船。

戰後

1945年5月5日,U-2511回到了挪威卑爾根港。5月9日,施內在那裡向盟軍投降併成為了俘虜。U-2511成為了盟軍“舷窗”行動的靶艦,於1946年1月7日被擊沉,這是德國海軍執行過戰鬥巡航的兩艘XXI型潛艇之一,還有一艘是U-3008。

施內被俘虜後,他向盟軍供述了在法羅群島北部“假設”攻擊諾福克號的事情,但盟軍不以為然,還將此事當作笑談,但是施內堅持要求盟軍查看諾福克號的航行記錄,以證明自己的說法。盟軍查閱了諾福克號的航行記錄,證實了施內的說法,結果令盟軍官員非常震驚,他們慶幸U-2511是在接到停火令後碰到了諾福克號,他們更慶幸德軍沒有很早就投入了這種武器,否則,盟軍在1943年建立起的強大反潛體系就將會受到衝擊。

最後的出擊:德國王牌艇長施內指揮最新型潛艇U-2511進擊大西洋

阿爾達伯特·施內(胸前為橡葉騎士十字勳章)

很多知名歷史學家都書寫了U-2511模擬攻擊諾福克號的這一事件,這包括英國曆史學家羅斯基爾。但是在近些年來,卻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U-2511模擬攻擊諾福克號是施內編造出的神話,因為根本沒有人可以證實這一切,或許施內只是將其他艦船看成了諾福克號,而且整個案件也存在很多疑點,但沒有人能夠直到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仍是值得懷疑的。

1982年11月4日,施內在德國漢堡逝世。我們再也無法解開這個秘密,但唯一確定的是,施內在戰爭結束的前夕,第一次率領德國最新型的潛艇執行了德國海軍最後的戰鬥巡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