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最豪放的一首詞,卻差點被金庸“搶了”版權

朱敦儒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的詞人,是當時少有的狂放清高之士。早年的朱敦儒清高自傲,數次被舉薦為官卻不去上任,後來知道南宋高宗皇帝詔命敦促才前往臨安出仕,但不久後因主張抗金而被主和派構陷罷官。


被罷官免職之後,朱敦儒便隱居不出,過著詩酒自放的生活度過晚年。便如他在《西江月》中所寫:“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好不愜意自在。如今很多人所熟悉的朱敦儒詞作也多是此類晚年之作,看似閒適曠達,實際上多含頹廢消極的情調。


朱敦儒最豪放的一首詞,卻差點被金庸“搶了”版權


朱敦儒晚年雖消極避世,但他也曾經有過慷慨激昂的時候。南渡初期,中年時期的朱敦儒寫過很多憂慮國家時局的詞作,如“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風格激昂慷慨,開南宋豪放詞之先河!下面這首《水龍吟》便是朱敦儒豪放詞的經典之作:


《水龍吟》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這首詞是南宋初年,朱敦儒南渡後從吳越一帶漂泊流離至江西時所作。上闋寫去囯離鄉之感,開篇寫景就壯闊無比:放船千里凌波去!放船隨波,千里濤濤,美景壯麗,但此刻的詞人只肯為之“略為留顧”。後數句則緊接描寫江上雲聚濤湧的景象。


朱敦儒最豪放的一首詞,卻差點被金庸“搶了”版權


一句“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轉為對景感慨,空有報國壯志,卻徒然年華漸老。此時唯有回憶壯年,昔日舊友而今安在。不禁長嘆:“南柯夢,遽如許”!亡國亂世,飄零流離,回思往事,悲痛何限!


上闋以悲痛長嘆結尾,而下闋承接此意詳述其悲其痛,悲者悲“妖氛未掃”、悲“英雄何處”,痛“奇謀無用”、“白羽塵昏”。詞人清高自負,曾作詞“有奇才,無用處。壯節飄零,受盡人間苦”,二語相較,其意同為抒發報國無門的悲憤!


後句則借用三國末期西晉伐吳的歷史典故,警戒時事,擔心晉滅吳的歷史會在現在的南宋重演!想到此處,更是心憂國家,悲憤更甚,卻無能為力,唯有“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朱敦儒最豪放的一首詞,卻差點被金庸“搶了”版權


整首詞激情慷慨,悲憤交加,詞人悲己之遲暮,悲國家零亂、憤英雄無路、憤偏暗誤國,拳拳愛國之心溢於言表!一句“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壯而沉痛,令人唏噓。


朱敦儒的這首詞還被現代武俠小說家金庸引用入其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成就了一點壯美的經典情節,以至於人們都以為這首《水龍吟》是金庸原創:


黃蓉隨蕩槳,唱起歌來:“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蒿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唱到後來,聲音漸轉悽切......她唱了上半闋,歇得一歇.........忽然湖上飄來一陣蒼涼的歌聲,曲調和黃蓉所唱的一模一樣,正是這首《水龍吟》的下半闋:“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遠遠望去,唱歌的正是那個垂釣的漁父。歌聲激昂排宕,甚有氣概。


朱敦儒最豪放的一首詞,卻差點被金庸“搶了”版權


這段情節是寫郭靖黃蓉在太湖放舟遊玩,偶遇湖上垂釣漁父,也就是隱姓埋名以“五湖廢人”自稱的陸乘風,黃蓉與陸乘風交談說起詞意,黃蓉道:“宋室南渡之後,詞人墨客,無一不有家國之悲”,正是說出了朱敦儒的家國之悲!


《射鵰英雄傳》背景正是南宋末期與金人相抗,陸乘風也是一位愛國志士,這首詞用在此處好不貼切!人說梁羽生原創詩詞千百,不及金庸引用一首!於此一處便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