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某公司市場部經理突然辭職,朋友李敏被跨部門安排到了市場部擔任經理。很明顯李敏作為空降兵,無論從專業和人際關係上都不佔優勢,分管的副總為了給她壯膽提氣,在李敏入職後就帶著她走遍了公司的各個部門。

公司副總在話裡話外也表現出來,希望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自己的面子上配合李敏的工作,不要為難她。

本以為李敏的業務開展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沒想到的是李敏幾乎和所有兄弟部門都鬧了矛盾,工作開展舉步維艱,幾乎到了難以為繼的程度。

李敏因為有了副總這個王牌罩著,無論和兄弟部門發生什麼矛盾,總是會把“公司領導”“公司制度”“公司利益”這些“大帽子”端出來,強行壓制對方就範。


“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客觀的說在工作能力和維護公司利益方面,李敏做的沒有錯,但是重點在於她的這種處事態度讓人受不了,引發了眾人的反感。

時間一長,幾乎所有的部門人員都反感李敏,即使合情合理的要求,大家也不配合,暗中使絆子,這樣的結果是,很多人到副總那裡告李敏的狀,而李敏也到副總面前說大家工作的問題。

最終李敏被調離部門經理的職務,她本人也如釋重負並沒有太多的情緒。

在李敏的故事中我們能夠分析出來李敏的行事風格:

1、對新的崗位沒有提前準備,把過去熟悉的工作方式帶入到新崗位導致工作受阻

2、完全的輕視了同事和領導的感受,一味的按照公司的制度自行其是的“努力工作”

3、所有的工作完全脫離了群眾的基礎,讓自己成為了眾矢之的

01、新角色的轉型期也是職業生涯的挑戰期

李敏到市場部擔任經理,是老闆經過深思熟慮考慮的結果,希望她能夠在新的崗位上有出色的表現。

當我們來到一個新部門的時候不能夠急於表現自己,依賴自己過去的經驗和方法,你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自己先融入進去,達到損益平衡點。

所謂損益平衡點是指當你入職以後,在某一個時間點,對新組織的貢獻值和消耗值相等。過了這個時間點,你就會為新組織貢獻淨價值,這個點就是損益平衡點。簡單說就是儘快過了磨合期,你就能夠不斷的給部門帶來價值。


“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那麼,如何讓自己儘快達到損益平衡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1、實現與期望的一致性:在入職前做充分的準備,主要是領導對你的期望,不能讓自己吃力不討好。

2、學習熟悉業務:熟悉業務要做到了解部門的方方面面,不僅僅侷限在自己參與的具體業務,讓自己能夠儘快的融入新部門環境中。

3、找出自己的弱點:找出自己的弱點是為了解跳出舒適區,拓展能力圈,迅速融入到新環境中。

4、聯繫利益相關者:確定關鍵的利益相關者,並和他們建立起建設性的工作關係。不要等到用到對方時才第一次去跟其打招呼。

5、重新建立網絡

:意思是隨著職位的變化,我們到格局也在變化,要調整我們的策略和方案。

明確前期的準備階段是一個旅程而不是我們的目的地,需要不斷的調整和改變,來應對新崗位的挑戰,讓自己在短時間內度過轉型期。

02、明確你自己的任務,制定相應的策略

案例:

王磊在總公司是屬於技術部的技術員,總公司人員調整希望總部的人員能夠到基層鍛鍊,王磊自告奮勇調到偏遠的小縣城的分公司做副總。

總公司期待王磊的加入能夠帶動分公司的發展,分公司期待他能幫助分公司協調一點資金、資源。

實際情況:

王磊本身能夠協調的資源和各級單位的支持力度,遠遠達不到分公司的期待。

王磊也完全不適應分公司的辦事風格和工作效率。

自己想做的工作、自己能做的工作和分公司對他工作的期待之間的差距,對王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加上本身不善交際,在現有的崗位上工作很不好開展。


“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改進方案:

到新公司擔任領導,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兩個問題:

1、到達新部門後我的任務是什麼?

2、我應該怎麼做?暗示著我怎麼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

明確自己擔負的責任,就可以運用兩種模型制定你的策略:

1、STARS模型

STARS模型幫助我們確定自己的角色?在新崗位中我們是應該大刀闊斧來改進,還是調整自己順應部門規則,即做英雄還是做管家。

初創啟動(start-up),在初創啟動時,顯然你要做英雄的,你要去設立規矩,建立流程;

整頓轉向(turnaround),這時,你會發現部門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把它調整過來,所以整頓轉向的時候,需要先做管家,再嘗試著做英雄;

加速增長(accelerated growth),此階段,你更多時候是管家的角色,同時,還需要一點點的英雄角色;

重新組合(realignment),這時已經需要動大手術了,那麼,英雄角色就會多一些;

保持成功(sustaining success),目前已經很好了,你來的目的時把它管得更好,此時會偏向於管家的角色。

究竟是管家還是英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每一個時期和麵對每一個決策,都可以考慮使用

STARS模型來判斷當時的狀況,然後,再判斷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2、保持適度激勵

我們制定的策略,很多都是根據部門目前欠缺的部分作出的改進和變化,會觸及某些人的利益,打破下屬原有的舒適度,導致員工沒有積極性來參與。

這時候就需要針對即將執行的策略,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大家作出改變,讓大家的勁兒往一處使。

與此同時也可以在工作中,定期的宣講策略和培訓,通報目前的進展,對明顯努力工作積極配合的員工給予獎勵。

03、建立關係網,為以後與人共事建立“人脈存摺”

為了在新崗位上取得成功,你需要獲得那些你對他們沒有直接權威的人們的支持,比如跟你平行部門的領導和他們的員工。你必須投入大量精力去建立新的關係網,為以後與人共事建立“人脈存摺”。

1、明確你的影響目標:

首先要明確你為什麼需要他人的支持?誰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以及你將怎樣保障這樣的支持。

2、組建影響力網絡:

找到你的影響目標後,運用以下兩種方法建立你和你的影響目標之間的聯繫。

1、在工作中觀察自己部門以及跨部門之間的聯繫,瞭解你自己的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關鍵聯繫點。

2、可以請你的上級幫忙,獲得跟其他部門主管之間聯繫。


“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3、明確關鍵人物:

首先,評估他們內在動機,花一些時間來弄清楚是什麼讓這些關鍵人物搖擺不定。

其次,你還要評估“情境壓力”,他們所處的環境、人際關係對他們產生的推動力和約束力。

最後,想一想關鍵人物對他們的替代或選擇如何看待。

4、創立同盟

創立同盟,其實說白了,就是除了要搞好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之外,還要跟橫向的那些關聯性的部門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獲取他們的支持,這樣的話,將來才能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我們不必奢求對方給予我們多大的幫助,不要阻礙我們的工作就好。

04、掌握跟領導溝通的方式,獲得有力的支持

對於“空降”的領導,我們最有利的依靠就是我們的領導,因此在各個階段都要保持跟領導的有效溝通。


“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1、與老闆之間的5次彙報

首先,在準備階段所發現的問題,以及你自己理解的任務跟領導達成一致意見。

其次,針對領導的期望結合部門的狀態,將目標設定的更加清晰可行

第三,向領導求助,說明你的權限範圍內可以調動的資源,以及希望哪些資源是需要領導支持的。

第四,根據領導的風格瞭解,你的彙報頻率和彙報方式

最後,針對自己的發展溝通,看看領導對你未來的工作開展有什麼好的建議,期望你能夠達成什麼目標。

多彙報多請示,既能夠讓老闆知道你的工作進展和困難,也能夠對你本人有跟多的瞭解,始終記住老闆是你一切工作開展的依靠。

2、在彙報中4點注意事項

第一,學會主動彙報,不要等到領導追問的時候才想起來彙報,要讓領導掌控整個事件的進度;

第二,不要只彙報好消息,不彙報壞消息。最主要的是,不要讓領導成為那個最後知道壞消息的人;

第三,在跟領導彙報時,不要只知道彙報問題,更要帶著方案去,而且最好準備至少兩個;

第四,對於領導特別在意的地方,或者特別看重的領域,要多彙報,而且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空降”到新部門擔任領導,如何讓自己的“軟著陸”,儘快融入?


無論我們是空降到新部門做領導還是輪崗到其他部門,我們始終要保證自己站穩腳,才能夠開展後續的工作。

因此

1.保障早期成功:儘早站穩腳保障早起的成功,才能夠集中精力開展後續的工作,讓你更快的達到損益平衡點。

2.保持部門內部的一致性:你在部門的級別越高,越要承擔組織架構的責任,保障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

3.創立同盟:想要在新崗位上取得成功,需要獲得儘量廣泛的支持,因此還需要建立同盟。

4.主動跟領導彙報:讓領導始終掌控事情的進展,取得好的進展要彙報,有困難和阻礙也要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