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下出現“在線旅遊”新市場

新冠疫情的出現讓不少人擱置了春節出遊計劃,隨著“宅”家時間的延長,不少景區或公司紛紛上線“雲旅遊”項目,如網絡虛擬景區、旅遊+直播、智能地圖等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防控的需要倒逼失去了門票收入的傳統景區加速突破原有經營方式,利用線上科技挖掘更多新的消費增長點,快步邁入智慧景區的行列。疫情下,很多地方、公司等通過數字科技、5G和VR等技術積極“接招”,提供“非接觸”旅遊產品和服務。據報道,截至目前,國內已有至少20餘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了線上遊覽服務。

疫情下出現“在線旅遊”新市場

1.網絡虛擬景區

寧夏推出的“全域寧夏”線上旅遊專題,可讓遊客足不出戶體驗360度或720度VR影音資料,營造“身在寧夏”的瀏覽體驗,其中,線上VR資料中展示了銀川、石嘴山、中衛、固原、吳忠等寧夏主要旅遊目的地人文旅遊資源和沙坡頭、鎮北堡、巖畫博物館、金沙島等當地知名景點的720度視頻資料。

日前,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也發佈消息稱,在疫情期間當地取消了一切密集場所活動,同時採用VR推出全景虛擬旅遊項目,百餘家景區、展館均可“宅”在家中免費體驗,部分景區配有真人語音導遊。

江西豐富了“雲遊江西”平臺關於贛鄱美景、美食等相關內容,開放了省內300多個景區的在線VR導覽和語音講解。

如今,很多專業公司都已經將VR、全景圖像等科技手段運用在文旅景區當中。據報道,全景客虛擬旅遊網、美麗中國APP、VR旅遊雲平臺三大系列產品的原創版權VR內容涵蓋海內外400多個城市、1500個景區。

疫情下出現“在線旅遊”新市場

2.旅遊+直播

當下直播市場繁榮,催生了“旅遊+直播”的營銷和觀看模式。

以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為例,2月5日起,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Zoo直播”開通。直播包括動物的日常,專業飼養員工作,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科普相關知識等。據統計,截止目前累計觀看量190多萬次。

泰山景區通過雲直播平臺架構等技術研發,實況直播泰山日出、雲海、落日及春花、冬雪等,展現多時空、多視角泰山景色,使遊客在疫情期間“雲”遊泰山。

疫情下出現“在線旅遊”新市場

3.“會說話”的地圖

各家互聯網巨頭此前,在語音導覽、實時直播等方面都進行了眾多的探索。在本次疫情中,對很多地圖運營商、旅遊商的App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機遇。

百度地圖打造了“AI+智能旅遊”的全球生態格局,推出了以AI技術為核心的“1+3”智能旅遊產品矩陣,即“一張服務覆蓋全球的地圖+AR導覽、小度AI導遊、VR全景虛擬遊三大能力”,藉助領先技術升級用戶全鏈路旅遊體驗,目前已經上線了故宮、華山、長城、九寨溝、頤和園、天壇公園等國內50%以上的5A級景區的VR全景圖,同時還能聽到小度AI導遊的介紹。

很多APP能聽到有趣、有文化深度的景點語音講解,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據瞭解,高德地圖推出在家文化遊天下的活動,免費開放了馬未都和一些文化學者的景區語音講解,用戶搜索杭州西湖、福州三坊七巷、雲南大理古城、西安大雁塔等景區名,就可以聽到這些文化大咖解說目的地的風景和民俗文化。

疫情下出現“在線旅遊”新市場

互聯網時代積累的豐厚數字資產正在成為新生產要素,數字化也將從供需兩端促進消費規模擴張和內容升級,並推動數字經濟新興形態發展。不少景區將線上服務、智慧旅遊當作轉型的一大主要方向。中國人的旅遊方式從來都不是標準化的,而是豐富、多元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出行的舒適度、個性化要求還會越來越高。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雲旅遊”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消費需求的體現,目前選擇“雲旅遊”的客戶中小孩以及老年人較多,景區可以根據受眾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專家表示,景區在探索線上景區、“雲旅遊”新概念時,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資源特色尋找適合自己的形式,避免出現新一輪的同質化競爭,同時給未來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留出空間,甚至可以跨領域尋找合作伙伴開發新產品。




湯俊,現任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

旅遊項目要規劃,要方案,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