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討論:莫非斯柯達是否被大眾"拖累"的?

人生的第一輛車是大眾的08款捷達,陪伴我六年的時光。或許對大眾有感情,後面從事汽車領域的工作,推薦車型大眾始終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這就是大眾成功的地方,作為最早進入國內的合資品牌,品牌文化根深蒂固。

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品牌也做不到的,雖然今天唱衰大眾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是在國內銷量依然領先其他品牌,可以用輝煌來形容。但是我們看到大眾同平臺的兄弟斯柯達並沒有大眾這麼好的命,進入2019年後隨著國內車市遇冷,銷量下滑嚴重,那我們就來聊一聊斯柯達的興衰是否和大眾有著必然的聯繫。

討論:莫非斯柯達是否被大眾

背靠大眾好"乘涼"

斯柯達的歷史悠久,不比寶馬和奔馳差,是最早的四大車企之一,後因品牌走下坡路被大眾所收購。作為大眾的獨資子公司,在產品線和技術上完美的繼承了大眾,核心三大件與大眾保持一致。背靠大眾無疑不需投入鉅額的研發資金,可以更加專注於產品外觀設計和開發。況且大眾在國內經營多年,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斯柯達與大眾同宗同源,在品牌的推廣上更加的容易被市場所接受。在大眾品牌光環的照耀下,這個沒有掛大眾標的"便宜大眾",在價格和性價比上更具有優勢。所以成就上市場上最經典的廣告語"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了"。

討論:莫非斯柯達是否被大眾

成也大眾,敗也大眾。

大眾的技術加持和光環籠罩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斯柯達,但是在品牌文化推廣上,沒有形成獨立的品牌。其實共享技術平臺和發動機總成的品牌司空見慣,也被市場所認可,畢竟共同投入資金開發,風險共擔。前一段時間的寶馬和PSA共同開發1.6T發動機總成;近期奔馳和雷諾~日產聯盟開發1.3T引擎。PSA的沒落也沒有影響寶馬的銷量,日產的銷售也沒有影響奔馳的豪華。

但是斯柯達與大眾糾纏太深,更多的作為大眾"備胎"的品牌而存在,從上述廣告語就可見一斑。而且大眾在塑造自己高端形象同時讓斯柯達低一檔次,與日系品牌競爭。當日系品牌崛起和車市遇冷,斯柯達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討論:莫非斯柯達是否被大眾

廉價大眾無疑要更廉價

作為大眾備胎品牌,在產品的選擇用料上自然會表現出應有的廉價。隨著新速騰平臺的更新,後獨立懸掛被改為更廉價的扭力梁非獨立懸掛,作為同平臺的明銳自然"上行下效";隨著帕薩特在中保研的低能表現,大眾品牌被撞的稀碎,減配風波沸沸揚揚。

關乎安全的配置都能作為交換的籌碼,還剩下什麼不能交換的呢。這讓我們不得不懷疑速派的安全性,甚至懷疑到整個斯柯達的品牌。而內飾這些我們看的見的地方,就更不用我去多說了吧。大眾的問題在斯柯達身上被無限的放大,真不愧對那句神總結"沒有大眾的命,確有大眾的病"

討論:莫非斯柯達是否被大眾

自身的問題也不能迴避

斯柯達產品更新推出的速度太慢,當國內SUV銷售異常火爆時,其他品牌抓住機遇紛紛推出主力車型劃分的一乾二淨。連國產品牌都能趁機現在風口之下,誰有敢說長城的崛起沒有SUV的功勞。而大眾卻姍姍來遲,斯柯達更是佈局市場緩慢,相當一段時間只有一款小型SUV野帝作為象徵性的存在,科迪亞克,科洛克等主流車型,出現的時機更晚。

討論:莫非斯柯達是否被大眾

寫在最後

隨著日系品牌的崛起,斯柯達作為大眾的低端品牌早已失去與豐田和本田之流競爭的資格。就連大眾自身都疲於應付,而內部競爭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國內特供大眾朗逸等車型無疑更懂得國人的消費心理;捷達品牌車型的熱銷,更加擠壓斯柯達的生存空間。

在這內憂外患之際,大眾在國內被推下懸崖,斯柯達可能早就下去墊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