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宋仁宗趙禎去世時發生了哪些事情?他的諡號為什麼是"仁宗"?

我的觀點包括宋仁宗的生平事蹟、宋仁宗在位期間的成就、宋仁宗去世時國內外都發生了那些事、能體現宋仁宗“仁”的例子有哪些等四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宋仁宗的生平事蹟

趙禎(1010年-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1063年在位)。初名趙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親是李宸妃,電視劇《狸貓換太子》太子就是其人 。他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於外表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慶國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封壽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進中書令,二年(1018年)進封升王。 九月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駕崩,。宋真宗逝世,遺詔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代行處理軍國事務。仁宗即帝位,時年13歲,1023年改元天聖。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享年54歲。在位四十二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諡號為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葬於永昭陵。地址位於:河南鞏義市杜甫路84號,就是鞏義人常說的宋陵公園。史家把仁宗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

第二部分:宋仁宗在位期間的成就

在位期間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生息,使宋朝達到一個發展的頂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主要成就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政治上---納諫如流,改革創新

1、虛心納諫還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後面有具體例子)

2、支持新政:針對國家目前“冗官”“冗兵”“冗費”的現狀,支持由范仲淹主導提出的十大政策揭開序目——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但反對勢力龐大,難以推動,一年四個月後便宣佈中止,更為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投石問路的先導作用。

軍事上:1、在位期間最主要的軍事衝突在於西夏,西夏因連年征戰國力難支,最後兩國和談:夏向宋稱臣,宋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史稱“慶曆和議”,取得了近半世紀的和平。

2、遼興宗時以蕭惠陳兵宋境。接著,宋朝與遼國協議,以增加歲幣為條件,維持澶淵之盟的和平協議,史稱重熙增幣。但需注意歲幣支出對宋而言並非沉重負擔,比起選擇戰爭的軍費,歲幣開支無足輕重。

3、皇祐四年(1052年),儂智高反宋,軍隊席捲廣西、廣東各地。仁宗任用狄青、餘靖率兵南征。皇祐五年,狄青夜襲崑崙關,大敗儂智高於歸仁鋪之戰。次年,儂智高死於大理國,亂平。

經濟上:仁宗皇帝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

文化上:宋仁宗在位期間,曾多次關心圖書館文化事業慶曆初。

第三部分:仁宗去世,當時宋朝內外都發生了什麼事?

陵墓:據柏楊先生(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著有《醜陋的中國人》等書,有時間大家可以拜讀一下)考證,中國從黃帝開始到溥儀遜位,4643年間,一共出了559個皇帝或國王。其中,有資料可查在位40年以上的不足20人,有的因窮兵黷武,導致國庫虧空(如漢武帝劉徹),有的擅權造成國家動亂(如唐玄宗李隆基),有的無能以亡國告終(如後主劉禪、梁武帝蕭衍)。趙禎卻穩穩當當地做了42年太平天子。更令人感嘆的是,當後世金兵佔領中原後,曾大肆盜掘宋陵,但因為懾於宋仁宗的威名,獨獨沒有對永昭陵下手。

大宋臣民:就在他去世那天汴京城的百姓們萬民齊哭,不僅如此還停止了所有的娛樂活動,商人停止售賣,學生不去上課,就這樣連續的幾天幾夜,就連當時的乞丐和兒童都紛紛的給這個皇帝燒紙,那麼為何他能被百姓那麼尊敬,為何他能成為千古一帝呢?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他的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裡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在哀悼皇帝的駕崩,整個北宋國內子民無比哀痛!

遼國:宋仁宗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時為遼國君主的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史載遼道宗“驚肅再拜,謂左右曰:‘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此後,遼國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第四部分:能體現宋仁宗“仁”的真實例子有哪些?

1、刑不上大夫:宋朝是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後,第二個比較開放和寬容的時期。其根源就在於太祖皇帝趙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寬宏大量。趙匡胤統一中國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實現了向文官治國的轉變,未殺有功大臣。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趙匡胤制定了法律,規定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準對公卿辱罵。宋朝不興文字獄,對讀書人比較寬容。到了宋仁宗趙禎繼位,把這個傳統弘揚到最大。

2、開創“四書”先河。趙禎愛好學習,崇拜儒家經典。他首次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拿出來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開了“四書”的先河。

3、行政上不越權:有一次在朝廷行政事務上,趙禎尊重主管部門的自主權,既不越俎代庖,也不剛愎自用。據記載,夏竦(北宋宰相)死後,趙禎打算給他一個諡號“文正”。不料負責官員考核的劉敞說:“給諡號是我們主管部門的事,我們挺負責的,你怎能侵犯我們的權利?再說,夏竦也不夠格。”(這話也只有在宋朝仁宗朝敢說,其他朝代都是分分鐘掉腦袋的事)司馬光也上書,說:“文正”的稱號太高。於是,趙禎收回成命,同意將諡號改為“文莊”。

4、納諫從善:皇宮妃嬪雖不少,但趙禎最寵的是聰明伶俐張貴妃,一直想晉升她為皇后。但在“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制度的制約下,趙禎每次提議這事都被駁了回去。張貴妃不僅晉封皇后沒有希望,甚至連其伯父張堯佐晉封宣徽南院使這一虛職的事也因遭到包拯等臺諫官的猛烈攻擊而作罷。這天,趙禎正準備上朝,張貴妃送趙禎至殿門,拉著趙禎說“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趙禎答道:“放心!放心!”結果在殿上,趙禎正準備下達任命張堯佐的詔書,包拯便站出來上言,陳述不應給予張氏任命的理由,長篇大論,很是激動,唾沫都濺到趙禎臉上。趙禎一般擦臉一邊還得耐心聽他說。最後不得不收回了成命。張貴妃遣宦官探問,得知包拯犯顏直諫。等趙禎回到宮中,張貴妃迎上前去,又想為其伯父美言。趙禎用袖子擦著臉不耐煩地說:“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濺到我臉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出了名的刺頭諫官嗎?”包拯更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屢屢犯顏直諫,趙禎不禁接受他的建議,竟然從未怪罪他。包拯病逝後,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5、體恤下人:趙禎性情文弱溫厚,不事奢華,身為九五至尊,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衣食非常簡樸,史書中記錄了他大量嚴於律己的故事。有一次,仁宗在散步,時不時的就回頭看,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是為了什麼。仁宗回宮後,著急的對嬪妃說到:“朕渴壞了,快倒水來。”嬪妃覺得奇怪,問仁宗“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而要忍著口渴呢。”仁宗說“朕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如果我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

一日,仁宗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飢餓沒有說出來,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隨時吩咐御廚就好了,怎能忍飢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對皇后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邊看成慣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要數百隻,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不堪計算,為我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不忍,因此我寧願忍一時之餓。

6、生活節儉:”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仁宗問從哪裡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28枚,每枚錢一千。仁宗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28000錢,我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

7、政治清明:仁宗時代是一個知識分子精神上特別寬鬆的時代,文學藝術事業都很發達。中國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佔了六家。這六家(三蘇、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又都活躍在仁宗時代,宋代官員待遇比較優厚,退休之後能夠優遊林下,吟詩作文。這種厚祿制度,使得官員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安心創作,所以文學藝術,成果累累,能夠流傳萬世。宋代以科舉取士,政府官員都是文學之士,在仁宗晚期,富弼、韓琦、文彥博、曾公亮相繼為相,歐陽修參加政事,包拯為樞密院副使,司馬光知諫院,王安石知制誥,真正稱得上人才鼎盛,君子滿朝。在中國的四大發明中,能把整個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三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火藥、羅盤,都出現於仁宗時代。這樣的事,歷代只有宋代才有,宋代只有仁宗時代才有

8、對士大夫寬容A.宋仁宗趙禎親政時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對士大夫的寬容,他在位期間從未興過文字獄。嘉佑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裡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裡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應給予嚴懲治罪。趙禎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B.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此人應予以嚴懲,趙禎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洩洩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C.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通過了考試。但在趙禎看來,他不適合做官,還是填詞的好,就給劃掉了。趙禎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於是反唇相譏,說自己是“奉旨填詞”。譏諷趙禎的柳永不但沒被殺頭,填詞也沒受影響,且填得更加放肆,這就非同尋常了。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趙禎的氣,還“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

上述事件,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倘若是朱明王朝和滿清“康乾盛世”,殺頭滅九族是必然的。

9、降低官家支出:據說,在宋仁宗的後宮裡有一位非常善於頭部按摩夫人,有一天,宋仁宗在退朝之後便叫這位夫人給自己梳頭,就在快要進行時他從袖子裡拿出準備好的“梳子”,打開後發現裡邊兒卻是一個奏摺,上面寫的竟然是大臣要求皇帝減少宮女的奏章,這讓當時的梳頭夫人非常的不意願,她認為在皇宮裡有喜歡丫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何況是皇帝,為何要讓那些大臣們在背後裡說三道四,竟然將這件事弄成奏章稟報呢,宋仁宗見到此事並沒有發火,讓人意外的是宋仁宗竟然聽從了奏摺上的要求,外放了很多的公女減少了宮裡的負擔,不僅如此,宋仁宗的梳頭夫人也在這批外放的名單裡。


通過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宋仁宗的公正無私,他的這一做法也讓大臣們對宋仁宗刮目相看,其實宋仁宗他並不是盲目聽信大臣的讒言,其實他自己早就深思熟慮過了,梳頭夫人在看到奏摺時驚慌失色,開始口無遮攔,然而宋仁宗卻不當眾阻撓反對梳頭夫人,這體現了宋仁宗的仁慈,然而他聽從大臣們的進言,堅持節儉外放宮女,這是宋仁宗的義務,所以從這兩方面來說,宋仁宗就是一個清正廉潔,公正無私的人,像這樣的皇帝就該受到百姓的愛戴,受到群臣的擁護。所以講到這裡,想必大家也已經明白了為何宋仁宗在去世以後能夠讓萬民齊哭,連乞丐都給他燒紙,這也是他能夠成為千古一帝的原因,也是乾隆敬佩他的原因。


綜上所述:一個國家的皇帝死了,讓本國黎民百姓哭得涕淚橫流的事,屢見不鮮,但讓鄰國敵國的百姓和皇帝痛哭,並且表達出由衷的尊敬與哀悼。這樣的君主,歷史上即使不是絕無僅有,也是鳳毛麟角。事實上,趙禎既沒有太祖趙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樣多才多藝,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論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論學問,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藝;但論生前死後的名聲,他卻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趙禎廟號“仁宗”,“仁”就是對他的蓋棺論定。所謂“為人君,止於仁”,這是對君主的最高評價了。宋仁宗的過人之處,即“仁”。宋仁宗親政後對臣僚、對百姓比較寬容、寬仁,正史及宋人筆記都多有記述。仁宗在位41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最長的皇帝。他在位幾十年裡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大家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繁榮。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修養生息,使宋朝達到一個科學文化文明發展的頂峰。

謝謝!歡迎評說!


宋仁宗趙禎去世時發生了哪些事情?他的諡號為什麼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