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馮寶麟鐵線篆書心經冊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全經只有一卷,二百六十字,為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闡述五蘊、三科、四諦、十二因緣本性為空的佛教義理,而歸於“無所得”(不可得),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盤,證得菩提果。該經屬於《大品般若經》六百卷中的一節,被認為是般若經類的提要。該經曾有過七種漢譯本,較為有名的是後秦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最為通行的為玄奘法師譯本。由於經文短小,便於持誦,在我國甚為流行。近代又被譯為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

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文辭優美、琅琅上口,被抄寫、傳誦、刻印者甚多。更因此經蘊含著無上的智慧,而成為歷代佛教徒修行的課本。這短短二百六十個字,既表達了大乘佛教智慧的核心,又蘊含著精進修持的法門,被譽為“經中之經”、“咒中之王”。佛教典籍中關於抄寫、持誦《心經》而得善報、增福慧的故事有很多。歷代帝王、將相、高僧大德、書法家、文學家,大多崇尚寫經,而其中寫得最多的,便是這部《心經》。

馮寶麟先生此幅心經冊頁,以典雅的鐵線篆書寫,風格典雅、唯美、靜謐、莊嚴。力求以書法之外相與佛教教義相融通。

馮先生在創作中體會到,經典一路篆書創作須全神貫注地使筆筆到位,字字精準,行行貫氣,通體寓神,在近乎禪定的狀態下,產生一種高度精確、雍容富麗的審美情趣。要有簡淡平和、不激不厲的心態,把創作激情委婉地融入這種平和之中,並保持心情平穩的持續性,使之達到肅穆、莊重、精美、活潑、古豔、雋秀圓融並蓄的藝術效果。馮先生還特別注意線條的塑造,注意起筆、行筆、收筆的韻律變化,力避僵化、機械地重複描劃,在“至簡”的形式中追求豐富的意蘊表情和超脫的精神氣息。努力賦予每根線條以生命的活力,使之承載起更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更明確的審美追求,並藉此實現“風格”化。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篆書《心經》,字能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