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嚴抓落實,爭當綠色發展的“領頭雁”

6月13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上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動員全省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奮力開創新時代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6月13日 華聲在線)

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全面禁採,8000多家規模畜禽養殖場退出;湘江Ⅰ至Ⅲ類水質斷面達到97.2%;2017年,湖南14個市州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1.5%,比2015年提高3.6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則下降14.8%.......無疑,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守護好一江碧水”等重要指示上,湖南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眾所周知,湖南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有色金屬之鄉,歷史累積的環境問題較多。然而,在如此“低起點”的情況下,湖南生態環境卻完成大踏步前進。湖南生態環境整治的“湖南意志”,可見一斑。正如杜家毫書記所說,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擺到突出位置,扛牢抓實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責任,答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這一歷史性答卷。

行百里者半九十。雖然,湖南生態環境治理,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但全省生態環保形勢依然嚴峻。比如,環境治理基礎還比較薄弱,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剛剛起步,等等。顯然,在環境治理上,決不能出現鬆一鬆的思想。基於此,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長沙召開,這既是對以往工作的總結,也是對今後環境治理工作的再動員、再部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湖南要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比翼齊飛,無疑要走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具體來說,就是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與環保協同共進,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成為三湘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汙染問題的根本之策。要抓好綠色發展,首先要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產業、能源、交通運輸、農業投入結構優化調整,從源頭上防治環境汙染;要抓城鄉協調,整體謀劃城鄉生態佈局和功能分區,加快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短板,實現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

嚴抓落實,爭當綠色發展的“領頭雁”。

綠色發展不只是思路,更是出路,不只需要心動,更要拿出行動。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擘畫了建設美麗湖湘的宏偉藍圖,但是要將這份藍圖照進現實,更需要全省各級部門勇於擔當、嚴抓落實,爭當綠色發展的“領頭雁”。唯有各地在落實綠色發展上百舸爭流的局面,才能答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這一歷史性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