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中國一道禁令,全世界掀起了“海嘯”……

中國一道禁令,全世界掀起了“海嘯”……


中國下狠心,對“洋垃圾”說NO。從2018年年初,禁止進口廢塑料、未分類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24種“洋垃圾”(固體廢物)。

最近,又發佈最高規格文件,再次強調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到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這個看似簡單的決定,卻像亞馬遜森林裡的拍動翅膀的蝴蝶,掀起了席捲全球的風暴影響著全世界。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的“垃圾場”。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為緩解原料不足問題,中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固體廢物,常見的比如廢紙、塑料罐、舊衣服、電子垃圾等等。

回收1噸手機,能夠提煉出100kg銅、1—3kg銀、0.2—0.3kg黃金。

聯合國環境署一篇報告顯示,中國從1992年以來,進口了約全世界50%的垃圾。

中國一道禁令,全世界掀起了“海嘯”……


而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塑料。在2016年,中國進口了全球2/3的塑料垃圾。

得益於中國等亞洲國家,塑料垃圾貿易在20多年裡,增長了800%。

這些塑料垃圾大多來自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

中國一道禁令,全世界掀起了“海嘯”……


塑料垃圾回收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當年中國外匯儲備有限,回收塑料,就能把很多原本買石油的錢省下來。

如果只算經濟賬,進口這些“洋垃圾”對中國和外國都是有利。

比如,像在歐美國家處理1噸垃圾的成本超過人民幣2500元,而在中國僅僅只要60元左右。

而從中國來看,進口1噸垃圾大概要花1000元人民幣,如果能提煉出1噸廢紙就能賺到1000元,如果是易拉罐那就有3000元利潤,如果是塑料利潤就高達6000元。

中國也從中獲得了很豐厚的利潤。

但是,這種看似合理的貿易背後,結果卻大不相同。

發達國家大量垃圾,甚至是有害垃圾被出口,所以,它們還獲得了碧水藍天。甚至在美國,過去20年,只新投入一座垃圾焚化爐。

而另一方面,大量進口垃圾給中國帶來巨大生態環境和群眾健康威脅。

經過處理後的垃圾殘渣,要麼填埋,要麼焚燒,可能產生汞、鎘、鉛、砷、鉻、多氯聯苯、多環芳烴、二噁英等汙染物,可能導致兒童血鉛超標、居民癌症高發、不孕不育等嚴重後果。

國內進口商為了賺錢,睜一隻閉一隻,甚至利慾薰心去走私這些“洋垃圾”。

中國這道進口“洋垃圾”禁令首先遭到衝擊的是發達國家。

在新西蘭,洗髮水瓶、外賣托盤等塑料的回收價格暴跌75%。

但更普遍的是,大部分發達國家不僅難以繼續從賣垃圾中賺錢,現在垃圾成山,連垃圾處理都成了一個問題。

美國一直是中國垃圾進口的大國,美國原來每年向中國出口超過1320萬噸廢紙和142萬噸廢棄塑料,是美國對中國的第6大出口商品。

在中國禁令頒佈後,美國揚言要在世貿組織起訴中國。

美國一家名為E. L. Harvey and Sons公司,一個月裡就收儲了3000大包廢紙,原來都以每包60美元以上價格出口到中國,而今只能躺在美國……

在英國等歐洲國家垃圾同樣堆積如山,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保證,要在25年內消除可避免的廢物,還把每隻塑料袋最低收費提高到10便士(先前是5便士)。

由於中國禁令,韓國48家垃圾回收塑料和廢泡沫企業頓時停止運轉,因為,沒了中國買家,回收的越多虧損的也就越多。

中國對“洋垃圾”關上大門後,很多發達國家運輸“洋垃圾”的遠洋巨輪,開始駛向東南亞、南亞國家(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