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小區車位緊張 業主毀綠化帶“自制”私家車位

小區車位緊張 業主毀綠化帶“自制”私家車位

一位業主將綠化帶硬化後,當成了自家的停車位。

最近一段時間,家住渝北區名人港灣一期的不少居民因為小區綠化的問題操碎了心——一些底樓住戶毀掉了公共綠化地,用水泥硬化後當做私家停車位。居民們擔心,要是這種做法形成風氣,小區的綠化會被“蠶食”,最終全成了硬邦邦的水泥地。

現場:綠化帶變停車地

“小區車多得很,又沒有正兒八經的停車位,加上物業剛剛撤,大家停車都隨意得很。”小區業主鄧先生說,現在是白天,大家都上班去了,停車相對來說還算規矩。如果晚上來看,居民進出小區都是從車縫裡穿行。

在該小區兩家底樓住戶的門外,有一片可以用作停車的水泥地,此時正停著兩輛SUV。只不過這兩塊水泥地直接連接著綠化草地,這樣的存在看起來十分突兀。

業主們介紹,這兩塊水泥地原本是業主共有的公共綠地,其中一戶業主在幾個月前用水泥填在門口的綠化帶上,硬是填出了個停車位。另外一戶底樓業主跟著效仿,而且“青出於藍”,整個拐角的綠化帶都被填成水泥地。

鄧先生說,又有第三家想要效仿,幸好被社區工作人員阻止。業主們擔心這種風氣得不到制止的話,很快就會有“後來人”。

業主:別人搞我也要搞

“小區物業搞得不好,也不管私搭亂建,我只是跟著來。”其中一位將綠化地硬化的底樓業主表示,小區停車位緊張,門口的綠化帶時常被別人佔用停車,思來想去,乾脆直接填出停車位,方便自家的車停放。

該業主稱,小區裡各種違法搭建成風,小區之前的物管也沒有對此有效制止,於是他才萌生了這樣的念頭,“就是填一塊水泥地,比那些私搭亂建的好多了。”

不過,該業主也表示,自己這樣的行為確實不對,越來越多的人效仿,小區綠化都被水泥填了,吃虧的還是業主自己。只要小區裡各項都規範了,他願意拆除硬化的綠化帶。

居委會:將拆除所有違建

隨後,記者來到該小區物業所在地,此時物業辦公室裡大門緊閉,旁邊張貼通知說,目前這家物業公司即將撤出小區,將很快引進新的物業公司。

當地居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即將就選聘新物管的事,召開業主大會。至於居民所反映的各種違法搭建、毀壞公共綠化地的情況,他們向相關職能部門反映過。相關部門也都下發過整改通知書,同時,也對準備新建停車位這家及時進行了制止。

該工作人員表示,等到新的物業公司進場後,就會對原有的各種違法搭建、佔用綠地等情況進行清理,統一上報,交由相關職能部門處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違法搭建,最終都將被責令拆除、恢復原貌。

他山之石>>

國外隨意砍樹破壞綠化,要面臨高額罰款

從事園林綠化管理的王先生因工作原因,曾多次到國外考察,對於新加坡的城市綠地規劃管理印象深刻,他介紹,新加坡是“花園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50%左右。

這樣的“綠化成績”絕非先天使然,新加坡的城市綠化法制健全,執行嚴格。在新加坡,任何人不得隨意砍樹,包括自家土地上的老樹,否則就會面臨高額罰款,普通民眾在公共綠化帶破壞花草樹木也會被罰款。而且,新加坡綠化管理權責分明,什麼綠地歸屬哪個部門管理,權責清晰明確,杜絕了部門間“踢皮球”。

王先生表示,國情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當然不必照搬新加坡的做法,但新加坡管理綠地的成功經驗,無疑值得借鑑。如果每次毀綠行為都不了了之,毀綠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久而久之,毀綠的道德恥感就會消失,毀綠的“破窗效應”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景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