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清代山西“大同亞三殺人案”分解

山西大同西城外,有個道士趕路,因天色已晚,路逢一座村莊求宿,因世道不太平,鄉民不肯開門接納。道士不得已,只好隔門請求暫宿在屋外的馬車車棚裡,因見出家人百般誠懇,又不能開門時時驅趕,鄉民無奈同意。

第二天一早,鄉民家裡發生一起婦人和若干珠寶首飾失蹤的事情,情急之餘,鄉民想到昨晚寄宿門外的道士,或許和他有關,但搜遍房子四周都不見道士蹤跡。其他村民得知後,也幫忙尋找,最後在數里外一座廢棄的枯井邊看到血跡,有人下井察看,發現了藏匿其中的道士,而失蹤的婦人就死在一旁,身首分離。於是眾人不由分說,將道士綁至衙門見官,經過一番嚴刑審問,道士不堪酷虐,便承認殺人罪行。對於此案,無人懷有疑議,遂定罪了結。

清代山西“大同亞三殺人案”分解

恰逢本縣知縣更換,新任知縣查閱案卷之時,認為失竊的贓物尚未查獲,懷疑案子另有內情。經再三查問,道士始終只說自己前世就欠死者一條命,便再無其它說辭,新任知縣堅持複查,幾經問對,道士才道出原委。

原來當晚道士在屋外車棚就宿,並未立刻睡下,而是例行打坐一番,半夜忽然看到主人家牆角轉出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左手拽著婦人,右手揣著珠寶行囊,神色頗為擔心害怕地從大道急急離開。道士心知不妙,想到自己傍晚到此求宿,主人不樂意收留,明天一旦事發,是人都必會懷疑乃自己所為。

與其受冤,不如先行逃離這裡再說,想到這裡,道士慌亂之中,趁夜鑽入村外的草叢裡。不料路途不熟,一路急跑,黑燈瞎火地不小心跌入枯井,道士一番摸索,竟發現之前被拐婦人已死於井內,而男子卻不知所蹤。道士無法逃出,最後不幸被之前自己投宿的那家鄉民找到。“都是命,還有什麼可說的?眼下但求一死!”

清代山西“大同亞三殺人案”分解

新任知縣據此,立即派遣精幹的衙差到城外村店四處暗查探訪。有一老婆子聽聞役差是從城裡而來,不知道他的身份,便打聽道:“不知前些時日的道士殺人劫財一案怎麼樣了?”役差假言誆道:“昨日兇手便已在菜市口處決了!”

老婆子不由失聲嘆道:“這人真是死得冤枉。”役差料知其中定有隱情,便佯裝奇怪地追問對方,何出此言。老婆子反問道:“案子雖已了結,後續如一旦查獲真兇,確定之前判決有冤,一般該如何處置呢?”

清代山西“大同亞三殺人案”分解

役差笑道:“官府已經判決結案,即便查到真兇,知縣以上各位大人為免朝廷追責受累,也斷斷是不敢過問的。”老婆子四處看了看,這才說道:“既是如此,那麼說出無妨,其實殺死婦人的是我兒子亞三。”

役差驚喜之餘,不動聲色,火速捉拿老人的兒子亞三,並追繳出了珠寶首飾等贓物。案情就此真相大白,道士無罪開釋,而真兇亞三以殺人抵罪。

-------------------

此案譯自《清稗類鈔》中【大同亞三殺人案】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