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哪怕擦地板也要擦得更亮!”一位掛職幹部把“替補”當成“主角”

  一身迷彩服,挽著褲腿。初冬天寒,但他額頭上卻沁著汗水……當記者在青田縣東源鎮平溪村見到張夢飛時,看不出他和村民有什麼區別。

  1966年6月出生的張夢飛,是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幹部。2019年1月,組織選派張夢飛赴東源鎮平溪村擔任第一書記,他義無反顧。一年掛職期間,他帶領村民攻堅克難,拓寬村道、建設村停車場、為村裡39戶殘疾村民添置家中設施;通過土地流轉,成立農業合作社發展稻田養魚等特色農業,平溪村人均年收入從4年前的不足萬元增加到1.9萬元以上。

  “原來村裡的農田都成了荒地,張書記來了以後荒地流轉,種上了稻子養了魚,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平溪村的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平溪村是東源鎮有名的貧困村,外出人員佔全村人口近三分之二,居住在村裡的多數為老人和小孩。上任後,張夢飛帶領村“兩委”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同貧困戶交流,因戶施策謀劃扶貧產業。他多次走訪青田縣農業發展公司,商定由該公司統一提供稻種和技術支持,依託平溪村獨一無二的水質、地理等自然資源環境,改變傳統單一農業種植模式,積極推廣“稻魚生態供養”的稻田養魚。同時,註冊成立了合作社,流轉了100畝梯田,帶領村民一起發展產業。

  “通過一年的籌備和落實,合作社的效益已顯現,49戶村民參與到合作社中來,扣減投資成本後,每畝純利潤達3000元左右,總收入達50多萬元。”張夢飛激動地說。

  “他把自己當作平溪人在思考問題、開展工作。”東源鎮的工作人員季妙鋒介紹,張夢飛聯繫平溪村後,奔著問題來,主動找事兒幹。他在走訪村民中發現村裡有51戶生活困難的貧困戶,其中33戶是殘疾人,全村有66名持證殘疾人。為了提升有關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張夢飛發揮“孃家優勢”,與省殘聯對接實行“菜單式”的個性化改造方案設計,不僅為殘疾人送上物質補助,更為殘疾人們改造衛生間,改造坡道等無障礙設施,減輕了殘疾人家庭負擔和壓力。“一直在跟蹤落實,現在全村的殘疾人家庭都進行了設施改造,他把我們村民的事情當成了自家的事兒!”村民章春法表示。

  而說起平溪村的黨建工作,有句話說得很形象:“村子不算小,能人也不少,卻沒年輕黨員。”張夢飛告訴記者,他在多次走訪中瞭解到,平溪村已經有23年沒有發展新黨員,在現有的黨員中,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要推進鄉村振興,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核心組織作為後盾,建設根本無從談起,抓黨建,這成為我工作的關鍵舉措!”

  為更好地發揮村基層組織的作用,增強村基層組織的能力和活力,張夢飛對村班子成員進行了調整,並加強發展年輕黨員工作,健全“三會一課”,提高黨員責任意識,宣講黨的各項政策,村裡的黨員積極性得到大力提升。

  還有什麼比群眾的理解和信任更寶貴呢?短短几個月時間,張夢飛和全村村民已親如一家人,村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問題都願意向張夢飛反映,村裡的面貌也有了大變化。

  “掛職不是‘混時間’,哪怕擦地板也要努力擦得更亮些。”張夢飛說,自己是扶貧掛職幹部,是來幹事的,必須到貧困村去,到貧困戶的生產生活中去,絕對不讓一名村民在脫貧路上掉隊!

 記者 李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