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媽,跟我回家住吧(原創)

媽,跟我回家住吧(原創)

農村人以前常說:養個不孝子,不如養頭豬。這話一點沒錯。如果你是一個老人,寒冬臘月,冰天雪地的,讓你露宿街頭,你會是什麼想法。但是有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老人也應該委屈一下自己,應該子女養,你就住在他家不走,他若要是敢亂棍打你出去,打傷你就報警,這樣的不孝子孫,撕破臉也沒啥,雖起碼讓你的孫子輩們看清他的父輩們是什麼嘴臉。

某地一位老太太,兩個兒子。小兒子常年在外地打工,春節回家時發現母親在街頭露宿。“媽,你咋不住家裡,在這兒多冷?”兒子問。

“你大哥把我從家裡攆出來了,我沒地住。在村邊搭了一個棚子也被他拆了。”老太太說。

“媽,跟我回家住吧,外邊太冷了,小心凍壞了身體。”小兒子說。

老太太跟著小兒子回到家裡,最近一直住在小兒子家。之前老太太露宿街頭,沒有被子,蓋著一床破棉絮,晚上睡覺,在上邊蓋一張塑料布,早晨起來塑料布上全是露水。大兒子夫妻倆就在附近,但是他們裝著看不見。

小兒子為了讓老人有個安靜的家,為了春節後自己離開家鄉,老母親不至於繼續睡在大街上,請人幫忙調解。可是大哥夫妻倆看到弟弟和老人的時候,理直氣壯地說:“是她不願意在家裡住,非要自己住到外邊去,我有啥辦法?”

大兒子一句媽都不想叫,開口就是“她”。她是誰啊?她是給你生命,養育你成人的人,難道不值得你叫一聲媽?子孝媳才能賢,親兒子對老母親都是這樣的態度,兒媳婦能對老婆婆好嗎?兒子、媳婦都對老人不好,老人住在兒子家,心裡不舒服,肯定不願意跟兒子一起住,所以,老人一氣之下住在外邊去。大兒子不是積極地去叫母親回家,而是把母親搭的棚子拆掉,讓母親露宿在外。

老太太對大兒子說:“你把老莊基給我,我在上邊蓋兩間房子,自己住。”

大兒子卻說:“老莊基父親去世前已經給我了,沒有你的份。”

說到這裡,應該說說這個老太太去世的老伴了。明明老太太還在世,老伴為啥要把老莊基給了大兒子,為什麼不等老太太過世後再給呢?

即是老夫妻關係相處得不好,她也給你生了兩兒兒子,並且把兒子給你養大成人了,你在離開的時候,為啥要把老房子全部給大兒子,不給老太太和小兒子呢?

按理說,老房子在老頭子去世前,他只能有一半的處置權,另一半是老太太的,不知道老頭子是無知,還是故意的,在老太太還健在的情況下,把老房子全部過戶給了大兒子。

大兒子得到老房子後,把它拆掉了,所以,老太太沒地住。大兒子家又不能住,只能露宿街頭了。

現實很殘酷,我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一些不孝子女為了爭奪父母的財產,對父母做出很絕情的事情。網上曾經報道過一位老母親,被自己的女兒打傷,原因是老伴去世還沒有下葬,女兒鬧著要分房產,母親沒有答應,女兒就動手打母親。這個狼心狗肺的女兒只惦記著要分房產,並沒有考慮房子分了,老母親去哪裡住,誰來養老母親,只擔心父母的房子被哥哥和弟弟佔了。這樣自私的人,老了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作為子女,在對待老人的問題上,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了。正如上文所述的大兒子,口口聲聲說老母親不願意在自己家裡住,為什麼不好好考慮一下,老母親為啥堅持不在自己家裡住?如果兩口子對老人別說多好,就是像對待一般鄰居那樣的態度,對待老人,老人都絕對不會鬧著要搬出去。

老太太身體還很硬朗,就讓老太太自己在老莊基上蓋兩間簡易房子用來遮風擋雨,自食其力不行嗎?為什麼堅持不給老莊基,還不是擔心拆遷的時候,老太太會要拆遷款,才不讓老太太在上邊蓋房子嗎?

面對調解人,小兒子說起老母親露宿街頭時泣不成聲,而大兒子則一直用憤怒的語言來譴責母親:“是她不願意在我家住,不是我不叫她住。”

老母親說道大兒子不給她被子蓋,拆了她搭建的棚子時,大兒子應對,只是一再強調是老人不願意住在他家裡,兒媳婦說話的聲音也明顯地能感覺到是在譴責老人。

不管老人年輕時有什麼過錯,對子女做得再不好,老人晚年子女都應該贍養他們,養不好了,還養不賴了。但是,絕對不管,讓老人在寒冬臘月露宿街頭,絕對是子女做對不對。你們自己可以想想,你們小時候犯錯了,父母是不是寒冬臘月讓你們白天晚上都在街頭流浪呢?

老人能原諒你們小時候所犯的一切錯,難道你們就不能原諒老人這一路走來所犯的錯嗎?一家人相互諒解,家庭才能和睦,家庭和睦才能事事順心,生活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