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母校,對不起,我寧可不做那10%|沸騰

文|範娜娜

時值畢業季,一篇《交大,對不起,我不是那10%》的文章引發了網友關注。文章中寫道今年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典禮只有10%“優秀畢業生”才能去天佑會堂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現場聽到校長的講話,而剩下的人需要坐在教室裡觀看畢業典禮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間教室觀看直播。

幸運的是學生們的反映最終發揮了作用,今天下午1點左右,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博回應原定方案主要是綜合考慮時間、天氣、場地等因素制約,承認存在考慮不周。並調整了方案,畢業典禮將於24號在主校區西操場舉行,全體畢業生及家長均可參加。

母校,對不起,我寧可不做那10%|沸騰

北京交通大學根據學生意見及時整改值得肯定,但“優秀畢業生”竟然成了參加學校畢業典禮的門票——不只是北京交大如此,很多高校或許都有類似的“差別對待”。

我也是2018屆的畢業生,不久前剛參加了學校的畢業典禮,而我,按照這個標準來說,或許算是幸運,因為我是手握門票的“優秀畢業生”。

比起交大,我們學校要稍微公平一點,大家起碼都在現場,區別只是15%的優秀畢業生坐在最中心的球場,剩下的85%的畢業生散落在旁邊的看臺。

坐在中心球場上,看似擁有VIP坐席,但同窗和好友卻坐在偏遠的位置。擠在其他不熟悉的優秀畢業生裡,尬聊或者強顏歡笑,這種“優待”難以稱得上美好。

同理到北京交大這件事情上,如果不能與90%的同學一起參加畢業典禮,我寧可不做那10%,我更願與要好的室友,親密的家人一起分享這個特殊的時刻。

母校,對不起,我寧可不做那10%|沸騰

畢業典禮屬於每個畢業學子,無論優秀與否,以平等的身份參加畢業典禮是每個學子的權利。如同高考後的成人禮,大學的畢業典禮也具有獨特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場告別,更是一場儀式,宣告著曾經的少年少女從此離開青蔥的校園,踏入社會的洪流。

“優秀畢業生”對我來說,當然意味著榮譽和認可。但我和我的同學們也都明白,進入社會之後,將是個嶄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GPA等等都只能是背景,比這些更重要的,是如何懷揣著大學收穫的一切去奮鬥和成長。

比起“優秀畢業生”的認證,我更希望從大學裡帶走公平、尊重和友誼。

畢業典禮是畢業生的集體情懷,90%加上10%,100%的大家共同參加的畢業典禮才最完美。願大學裡的最後一課留下的不是憤懣與不平,願每個學生都能夠被溫柔以待,願學子們多年後回憶裡的畢業典禮是100%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