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歲月流光:掀開電影膠片全流程修復的面紗


更多元的色階、更高的解析度、更好的色彩重建——膠片電影常以其特有的質感令影迷發燒友們念念不忘。

隨著數字技術出現、發展、興起,加之便捷性和經濟性的影響,看得見、摸得著的膠片電影一步步被取代。

2011年,國內電影院放映設備的全面更新,數字電影勢不可擋。以膠片完成拍攝的電影,最終也都需要以數字拷貝發行。

曾經,一摞摞電影膠片被送到這裡,要經過底片沖洗—底片整理—感光測定—配光—樣片印洗—樣片剪輯—鑑定—聲畫字套合—製作翻正片—製作翻底片—校正拷貝洗印—標準拷貝洗印—發行拷貝洗印等等近50個工藝流程,最終與電影觀眾見面。

現在,人們只能從博物館裡冰冷的工業機器上,找尋關於膠片電影的所有記憶嗎?

位於西影電影圈子的膠片電影工業館,依託原西影洗印車間升級改造而成,保留了國內獨一份尚在運轉的膠片洗印全生產線。系統展示膠片電影從底片到發行拷貝,以及膠轉磁、數字化修復等全部工藝流程。 膠片電影工業館建於1959年。初建至今,有254部西影電影在這裡經過膠片洗印、拷貝生產。

位於洗印大廳的電影膠片洗印機,是20世紀70年代出產自上海的35毫米顯影機,用於膠片沖洗和後期膠片清潔,至今仍能正常使用,是館內“元老”級設備。

這條電影膠片洗印生產線,曾洗印出《生活的顫音》中的中國電影“第一吻”、《紅高粱》中極具生命象徵意味的紅、《大話西遊》裡至尊寶的金箍甲冑和七彩祥雲……

它見證了眾多西影電影的誕生,也見證了張藝謀、黃建新、顧長衛、周曉文、何平等一代中國電影人的藝術才華與創作熱情。

擺放有看片臺、接片臺、倒片臺等膠片剪輯設備的底片剪輯室,則是底片剪輯師的藝術舞臺——根據按鏡頭號排序剪好的工作樣片,對原始底片進行剪接,使底片畫格與樣片一致。最後進行聲底、畫底、字幕套合,完成聲畫字同步。

除了電影膠片洗印工藝的展示部分

膠片電影工業館還擁有成體系的一流影視數字化加工技術設備,包括影視後期高級特效合成系統、數字中間片製作系統、湯姆遜的4K膠轉磁系統、電影修復系統以及當前世界最先進的電影混錄調音臺等設備。能夠滿足高清2k乃至4k以上影視作品的製作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