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家學會古法煉蜜,自制「中藥蜜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蜂蜜可以滋補脾胃,又能調和藥性,功效類似於甘草。蜂蜜還能防止中藥氧化變性。用蜂蜜製作中藥丸,不僅是因為蜂蜜有黏性,方便藥丸成形,且有甜味,能調和中藥的苦味,更在於它有緩和藥性和保護脾胃的作用。

在家學會古法煉蜜,自制「中藥蜜丸」

傳統上,很多中成藥丸都用蜂蜜來調製,這是大有道理的。

有的人不喜歡傳統的大蜜丸,覺得嚼起來有藥味,喜歡選擇小粒的水丸,不需要嚼,直接用水吞服。其實,你買藥的時候,如果發現同一種藥有蜜丸和水丸兩種形式,我建議選擇蜜丸,比水丸效果好。尤其是吃滋補類的中成藥丸,比如說補中益氣丸、歸脾丸、烏雞白鳳丸等,更是要選擇傳統的蜜丸。

蜂蜜可以滋補脾胃,又能調和藥性,功效類似於甘草。蜂蜜還能防止中藥氧化變性。用蜂蜜製作中藥丸,不僅是因為蜂蜜有黏性,方便藥丸成形,且有甜味,能調和中藥的苦味,更在於它有緩和藥性和保護脾胃的作用。

中醫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因人施治,大夫根據病人的體質、病情、生活習慣等綜合情況開出個性化的藥方,針對性特別強,還能根據身體的情況和季節隨時做調整,所以吃湯藥往往比吃中成藥效果要好得多。

只是吃中藥湯方實在不太方便。在家熬中藥比較麻煩,就算請中藥行代煎好了,一包包的藥液,出門也不好隨身攜帶。

如果你需要長期吃中藥來調理慢性病或者補養身體,可以把它製作成蜜丸服用。這樣就方便多了。可以自己在家制作這種中藥蜜丸。

在家學會古法煉蜜,自制「中藥蜜丸」

自制中藥蜜丸

原料:中藥粉、蜂蜜、香油。

做法:

按醫生處方,把從中藥行抓回來的中藥打成粉。

把蜂蜜放鍋裡,放一點清水,用小火加熱,這叫作煉蜜。煉製到蜂蜜冒出大量黃色的泡沫時,馬上關火。把藥粉倒進鍋裡,攪拌均勻。

涼到不燙手的時候,將雙手抹上芝麻香油,然後像揉麵那樣,把拌好蜂蜜的藥粉揉成麵糰狀,搓成一個個的長條,用刀切成一個個小丸子,搓圓。

把做好的中藥蜜丸放在電子鍋裡,開「保溫」功能,烘6個小時。

然後,裝在不透光的瓶子裡保存就可以了。

藥粉和蜂蜜的比例,大約是500公克藥粉配600公克蜂蜜,你可以根據中藥的不同和蜂蜜的黏稠度適當調整。跟和麵的方法差不多,稀了就再加些藥粉,幹了就再加點蜂蜜。一開始揉的時候,會感覺比較幹,不要急著往裡面加蜂蜜,多揉幾遍就不那麼幹了,反覆揉勻以後再看看是不是合適。

要注意煉蜜的火候。火候不到、蜂蜜稀,做出來的蜜丸太軟,會變形、黏連;火候過了,蜂蜜熬老了,做出來的蜜丸會硬。

如果蜂蜜多了,藥粉不夠,最後揉成的藥粉團比較稀怎麼辦呢?加一些廚房用的澱粉進去,這樣就可以搓成形了。

在家學會古法煉蜜,自制「中藥蜜丸」

在家學會古法煉蜜

做中藥蜜丸,蜂蜜要經過煉製,這樣做出的藥丸才能存放。

煉過的蜂蜜性質會有所改變。生蜂蜜性涼,偏於清熱;煉過的蜂蜜性溫,偏於滋補脾胃。

脾胃虛寒的人,經常腹瀉的人,想吃蜂蜜,就可以選擇煉過的蜂蜜。

現在市面上的蜂蜜,有一些是過度加工的。不管什麼品種,什麼花的蜂蜜,吃起來都是同樣的味道。如果你去養蜂場,買到了新鮮搖出來的生蜂蜜,蜜中往往含有水分、塵土和蠟質。你可以用傳統的煉蜜方法自己進行加工,體會一下原汁原味的蜂蜜味道。

古法煉蜜

做法:

用一口大銅鍋,把生蜂蜜放進去,按一比一的比例放水,加熱,一邊煮一邊攪拌。

煮到蜂蜜溶解後關火,把上面的泡沫撇掉,然後用篩子過濾,把雜質濾乾淨。煉到這種程度的蜂蜜叫作嫩蜜。

把濾過的蜂蜜再放到鍋裡,煮開以後,小火熬一會兒,看見冒很多黃色小泡泡時關火。煉到這種程度的蜂蜜叫作中蜜。

如果不關火,繼續小火熬,看到泡泡發紅的時候,用筷子沾一點蜂蜜往上拉,拉出來的絲髮白了。煉到這種程度的蜂蜜叫作老蜜。

嫩蜜適合直接食用。用來做蜜丸的話,不容易做成形,會黏連。只有本身有黏性的中藥粉,比如含膠質、澱粉的藥,可以用嫩蜜調和做蜜丸。

中蜜適合做蜜丸。做蜜丸,把蜂蜜煉到中蜜的程度比較合適,做出來的蜜丸不軟不硬。

老蜜做出來的蜜丸太硬,不好吃,只適合一些特殊的中藥。一般家裡自制蜜丸用不著煉到這個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