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滴滴懸賞一百萬,從美麗空姐被害來看網約車的安全性


2018年5月10日訊,媒體報道在河南鄭州發生一起滴滴司機惡性殺人事件,一名年僅21歲的空姐深夜打車進市區,結果被承載的滴滴網約車司機殘忍殺害,目前兇手攜帶凶器潛逃在外,據警官說殺人的滴滴司機帶著刀殺人後逃逸。獨行女性應該如何乘坐滴滴,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剛剛滴滴平臺通過微博發佈了公告,懸賞100萬元尋找涉嫌殺害空姐的滴滴順風車司機劉振華。希望警方能夠儘早抓獲犯罪嫌疑人並交由法律制裁。 但這裡我想說的是,如果滴滴公司能夠拿出100萬元,早日完善自己的監管、審核和安全保障機制,類似於鄭州空姐的這類慘劇也許就不會出現——至少,會減少很多。

當然,在滴滴順風車出現這樣的惡性事件後,作為乘客而言,不能將希望放在滴滴方面自我改善上面,更多的考慮,應當是如何在可能的危險中,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受侵害。 尤其是對於獨身的女孩子而言,吸引潛在危險的除了身上的財物,更多的是自己的美貌,所以首要的一點就是如何斷絕潛在的行為人的此類慾望。


順風車運營方其實也意識到了“偽社交”的尷尬和風險,在順風車的客戶端,原本有一個維持頗長時間的“車主故事”和“車主社區”,前者美化過頭,後者則充斥著各種真實的低俗,這兩個都被運營者悄悄關閉了。但是,順風車先天的缺陷和隱患,不是掩耳盜鈴就可以解決的,也不是免責聲明就可以推脫的。

不可否認,有些犯罪,尤其是來自無前科者的犯罪,確實是很難防範的。但是,滴滴順風車的特殊存在,讓它變得更難防範:一方面,它降低普通乘客的危險意識,另一方面,又讓本是普通人的司機,輕易獲得了在密閉空間內掌控陌生人的權力,那些潛在的罪犯,在“合適”的條件下,找到了自己身上隱藏的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