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唱歌學聲樂,最重要事的就是這些!

聲樂的方法究竟是什麼?

學聲樂,有一個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的過程,這個觀念在我們的思維裡已經是根深蒂固的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不會對學習過程中比較彆扭、難受的方式 產生疑問,我們都是默默的接受下來。可是實際上不自然的過程太漫長了,許許多多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失敗。難道我們非要經歷漫長的不自然的狀態嗎?其實不然, 只要是教學方法正確,就可以避免不自然的過程,而學習的過程就可以因此大大的縮短時間。

唱歌學聲樂,最重要事的就是這些!

許多學生問我共鳴的問題,覺得共鳴是比較難練的,如果問我教的學生共鳴問題時,他們大多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得到了共鳴,有的學生幾節課之後就練出共鳴,可自己還不知道,於是上課時告訴我:"我這幾天一練聲就頭暈"。為什麼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共鳴?這來源於一種思想,就是和諧 自然的思想。共鳴實際上是很好得到的,就是情緒和咬字,自然放鬆的咬字可以使聲帶、腔體處在自然、放鬆的狀態,共鳴自然就能出來,在加以情緒上的控制,情緒"提"的越高,共鳴的位置越高。

對於聲音位置不穩定的問題,如果通過方法來訓練可是費事,我在上課時經常採用的音樂感調整的方式,可以當時就解決位置穩定的問題,方法就是不管位置如何,只管音樂的"距離感"、情緒的"高低"方面的變化,這是即快又好的辦法。

呼吸的問題也是一樣,自然的演唱狀態是不存在呼吸問題的,就像是我們平時說話,是從來不會感到呼吸有問題的,所以只要抓住自然的狀態,聲樂的學習就會大大縮短。

一、多練咬字練習。練習正常、自然、平和、冷靜的咬字狀態,用較機械的狀態練習咬字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由於情緒變化使聲帶、腔體緊張的問題,注意的是咬字是情緒即不能急躁又不能懶散,要心平氣和,這種練習只要進行數週的時間,就可以形成共鳴狀態。

二、多注意語氣。我們平時說話時是有一定語氣和方向的,我們總是要針對某一人進行語言交流,即使是自言自語,也是有方向的,那就是自己。所以語氣就是指說話 的"方向感",用很戲劇化的方式有感情的說話。這種練習即是為了音樂的真實表現,也是為了聲音的"高位置"。要注意的是不要找唱歌的狀態,我們所認為的那 種歌唱狀態往往是很不自然的,當你認為是狀態正確時,恰恰是不對的,所以最可是一定多進行語言和語氣練習,就要把唱歌當說話一樣自然,這樣才能保證呼吸、 共鳴的正確。

唱歌學聲樂,最重要事的就是這些!

三、不要把聲樂學習方法化。你可以瞭解所有優秀的歌唱家演唱的狀態,一定是整體的協調,決不是某一部分肌肉的調整,雖然他們也曾經進行很長時間的技術訓練,但 最終的演唱方法就是朦朧的一個狀態,即好像是有一定的肌肉運動,也好像是一個情緒狀態。只要找到那種感覺,聲音就沒問題。實際上聲樂的總體狀態就是一個整 體的情緒調整,所有的方法背後都有一個情緒的對應。你找到情緒了就等於學會了方法。實際的訓練效果也是這樣,對於情緒,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穩定練習的,但 有一點,當你找到情緒時,演唱的方法就等於找到了,對於情感豐富、性格活躍的人來說,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練習方法無法達到的。

唱歌學聲樂,最重要事的就是這些!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

四、聲音最好的狀態。許多女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她被驚嚇時,可以不自覺的發出很高、很有穿透性的聲音,在聲樂演唱中,靠方法練到那種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們平時產生行為的方式是要經歷:由思維判斷產生情緒再支配肢體行為這個過程的,思維貫穿整個過程。而被驚嚇時的行為過程是:由於驚嚇產生情緒支配肢體行 為後產生思維,思維是在過程之後。之中方式的優點就是避免由於思維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所以我們遇到突發事件時,才可以發揮出超出平時的能力。演唱也一樣,學習方法的過程就是思維判斷的過程,而通過情緒找聲音的過程就是情緒支配的過程。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