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趣店利潤下降三成 汽車新零售來破局?

趣店利潤下降三成 汽車新零售來破局?

5月21日,趣店對外披露2018年第一季財報表明,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7.17億元(2.74億美元),同比增長105.6%,主要得益於“大白汽車”業務增長帶來的銷售型租賃收入增加;但由於總運營成本大幅增長導致淨利潤滑坡至3.16億元(5,035萬美元),同比下降32.10%。上述財報發佈後,截至北京21日23時58分,趣店股價跌幅達14.29%。

核心業務消費信貸業務分部數據下滑

從一季度業務分部數據可以看出趣店的主營現金貸業務似乎遭遇瓶頸期——

• 線上消費金融服務交易總額153億元(24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67億元下降8.1%;

• 活躍消費金融用戶為410萬,相較去年同期的480萬下降了13.9%;

• 放款筆數為1090萬筆,相較去年同期的1970萬下降44.6%

對此,趣店CEO羅敏在其發佈的新聞稿中解釋稱:“在去年年底行業政策調整之後,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經歷了行業性收縮區間,我們迅速採取了措施,通過暫時收緊信貸標準來控制風險。我們主動控制了交易量,但是我們成功地降低了賬面風險,並且只迎來了一個短期的、可控的逾期率的增加。”

趣店利潤下降三成 汽車新零售來破局?

大白汽車上市大受歡迎,但前路漫漫

趣店長期依賴“大腿”阿里為其導入優質流量實現業務高速增長,自監管趨嚴以來,螞蟻金服與趣店的合作隨之收緊,趣店也在謀求其他出路。

2017年10月,趣店上線“大白汽車”, 由羅敏帶隊孵化,定位“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大白汽車推出後,以“低門檻、低首付、費用全透明”的特點,受到市場歡迎。大白汽車當季銷售型融資租賃收入為5.46億元(8705萬美元),累計交付車輛6608輛。這意味著,大白汽車業務在項目啟動的第二個季度,即已躍居汽車新零售市場第一陣營。

但此項業務數據披露後也收到不少質疑聲音,一是大白汽車雖然貢獻了部分收入,但大白汽車業務也產生了較高的銷售類租賃成本,也影響了公司整體的盈利表現,二是“6608輛”這個數字與趣店此前在媒體和採訪中披露的“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累計成交車輛近萬輛”、“1月份的日均訂單量已經超過100輛”存在一定出入。

趣店利潤下降三成 汽車新零售來破局?

此外, BAT等巨頭都在加速入場汽車金融領域,令其有逐漸變成新“紅海“的趨勢,趣店能否在此業務上突出重圍,還是個問號。

金融撮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60%,轉型步調堅定

財報顯示,趣店一季度針對服務金融機構的金融撮合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3648萬元上升至2.78億元(4425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660%,趣店服務金融機構的價值開始顯現。

趣店表示,趣店的戰略是做一家輕資產的公司,通過合作的金融機構來向消費者發放貸款,趣店只是支持和協助這些貸款交易的平臺。“未來轉型的方向是將消費金融業務從重資產轉向輕資產,從信用中介走向信息中介,從高金融風險走向低金融風險,將自身的重心定位為流量分發、場景連接和技術服務。”

(資料來源:中國網財經、每日經濟新聞、英為財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