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東營復工復產開足馬力 政策資金讓企業“放寬心”、“增活力”

“你好楊總,你們公司申請的5000萬元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信貸資金已通過審核,請安排財務專員儘快與我們對接辦理相關手續。”在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濱海精細化工產業園經濟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電話告知山東道一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楊振永一個好消息。

“太感謝了,這可真是一場及時雨啊。”電話另一頭的楊總難掩心中的喜悅之情。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這只是產業園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暖人場景。山東道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濱海精細化工產業園內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東營市第二批高成長型企業,公司主要生產電子和藥用化學品新材料,科技創新實力強,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今年公司還計劃實施二期項目。但是,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大部分職工特別是技術人員,家都在濰坊,節後無法按計劃返廠,打亂了原本的生產經營計劃,公司發展面臨較大壓力。

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就是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需要突破的對象,特殊時期更要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產業園科學分析研判,緊抓“人、事、財、物”四個關鍵,精準施策,助力道一科技公司跑出復工復產的“加速度”。

企業職工“進得來”、“管得住”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企業要恢復生產,又要做好疫情防控,不能出現疫情傳播,圍繞“管人”目標,產業園成立兩支由經發、安監等專業人員組成的企業服務隊,深入企業,與公司現場負責人和市外的高管對接聯繫,指導企業建立“5+2”精準檔案,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復工復產、疫情防控、職工返崗、人員隔離、應急救援等實施方案,確保流程清晰,責任到人,建立市外返崗人員信息表、職工情況承諾表,做到底數清晰、精準監控。產業園及時將返崗人員信息推送給東營港開發區復工復產辦公室和交通聯防聯控組,要求企業安排專車或職工私家車輛“點對點”返崗,提前準備好隔離場所,返崗職工一律實施14天隔離觀察,從源頭抓住疫情防控“牛鼻子”。因為準備充分,道一公司順利返崗職工119人,有力保障了生產恢復。

疫情防控“無死角”、“無漏洞”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管事”是落實工作要求的抓手,產業園服務隊成員每天到公司兩次,要求企業緊盯職工出入、吃住、通行、工作等關鍵環節,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人員輪崗上班、嚴禁串崗,錯峰就餐、分桌就坐,隔離場所定時消殺、統一送餐、垃圾集中處理,從嚴把控各個環節,確保企業“防疫+生產”雙安全。

防疫物資“儲備足”、“無短缺”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打好疫情阻擊戰,防護物資是“糧草”保障。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積極向上級部門反饋爭取,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急需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測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和設備,幫助復工人員快速核驗入園進區,確保企業的每名在崗職工每天配備至少一個一次性口罩,每個生產班組確保每天一瓶消毒液。有了物資保障,道一公司一方面抓好人員隔離和防疫,一面開足馬力復工復產,復工一週內已購進原料100餘噸,每天生產電子化學品基礎性新材料以及醫藥中間體5噸左右。

政策資金讓企業“放寬心”、“增活力”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企業復工達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國家到地方不斷加碼惠企政策力度,“真金白銀”支持各類企業發展和項目工程建設。產業園服務隊及時彙總國家、省、市和開發區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通過微信群等方式第一時間推送給企業高管,服務隊員也認真研究政策,針對園區各家企業的不同情況精準指導企業申報保險減免、返崗補貼、穩崗補貼、電價優惠、信貸支持等需求,真正把上級政策用足用好,與企業一道共克時艱、共渡難關。道一公司作為東營港代表企業在全市金融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政銀企對接視頻會議上做了發言,在發改、金融監管等部門支持下,爭取到5000萬元的信貸資金,為企業“資金池”注入了“一汪活水”。

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是場大考,考驗著企業的生存能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和轄區內企業經受住了考驗,以實際工作成效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下一步,產業園將加快謀劃實施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加快推進道一醫藥SPB系列產品(電子和藥用化學品)二期、道泰醫藥國家一類新藥研發產業化、平明醫藥頭孢類藥物中間體項目,打造東營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來源 齊魯網 記者 陳海濤 通訊員 王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