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父母再生氣,別對孩子說這幾句“狠話”,傷害可能無法補救

早上,琴琴的媽媽帶著琴琴準備出門去遊玩。出門後媽媽帶著琴琴來到了公園,這時琴琴特別開心地玩了起來,但是沒玩多久,琴琴看到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然後就讓媽媽給她買。媽媽告訴她,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能再買了。這時琴琴卻哭了起來,吵鬧著讓媽媽去買。媽媽勸了很久,琴琴卻一直都不聽,所以媽媽便生氣地說:“你再這樣媽媽就不要你了,不愛你了,你看別的小朋友多聽話”。

原本媽媽以為琴琴在聽到這樣的吼罵聲之後會停止哭泣,但是沒想到這時的琴琴卻哭得更加厲害了。看到琴琴這樣的表現,媽媽非常無奈,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很多的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基本上都對孩子說過不愛你,或者不要你之類的話。面對著孩子的哭鬧,父母縷縷都會說出這些話,但是大家都忽略了這些話帶給孩子的傷害。

很多孩子在聽到這些話時會感到非常害怕和擔心,他們害怕爸爸媽媽真的會不要自己,甚至會給孩子造成一些心理影響。

父母再生氣,別對孩子說這幾句“狠話”,傷害可能無法補救

一、父母再生氣,別對孩子說這幾句“狠話”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以見到哭鬧的小孩,但是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通常都會顯得手足無措。特別是在一些玩具店或者零食店的門口,很多小孩在看到零食和玩具的時候就會想要,有一些孩子如果父母不買就會大哭大鬧。

很多父母在勸說之後,孩子不聽,就會經常習慣性地對孩子說出一些“狠話”,也許有時候這些話是起到了作用,但是卻也有可能帶來很多影響。那到底哪些話是父母們在面對孩子不聽話時經常說的呢?

1.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聽到這樣的話,肯定非常多的人都很熟悉,在平常的生活當中,經常都會聽到。也許很多父母覺得我這樣做只是愛孩子,希望孩子好,只想要孩子能夠聽話懂事。父母說出來不會感覺到什麼,但是孩子聽到會內心就會產生不安,就像一句話所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父母的愛對於孩子來講,就是他們的全部。這些話偶爾說兩三次,可能效果很好,但是經常說會給孩子帶來恐懼,會使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父母再生氣,別對孩子說這幾句“狠話”,傷害可能無法補救

2.你怎麼這麼笨

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當孩子在犯錯或者某件事情上做不好時,父母都會脫口而出“你真笨或者你在真沒出息”這樣的話。於是很多父母就給孩子貼上了一些莫須有的標籤,甚至直接去定義一個孩子是什麼樣的。

然而長期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他自己就是這樣,也會讓孩子不停地在心裡暗示自己,同時也會慢慢往心裡的暗示方向去發展。

父母再生氣,別對孩子說這幾句“狠話”,傷害可能無法補救

3.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這是很多父母的口頭禪,特別是在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父母都會對孩子說別人有多好,多懂事。

在湖南衛視的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中,就有一個孩子說到,自己的媽媽總是會把她和別人做比較,總是覺得別人優秀。很多人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讓孩子能夠更加上進,但事實卻總是相反的。每個孩子都不同的個體,而且優點和缺點也不相同。

如果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那就只會讓缺點越來越明顯,而忽略掉了孩子自身的優點。這種辦法只會讓孩子變得焦慮,還會否定自己。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行為和習慣,想要把最好的愛都帶給孩子。但是當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處理,一旦被孩子鬧得心煩意亂時,父母總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生氣。但其實在這個時候如果能控制好情緒,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心平氣和地去解決,就不會傷害到孩子。那父母究竟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父母再生氣,別對孩子說這幾句“狠話”,傷害可能無法補救

二、父母怎麼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樣做避免“出口傷人”

1.正確地對待情緒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沒有對或者錯,只有好的情緒或者壞的情緒。當孩子在哭鬧,讓你心煩時,一定要在心裡暗示自己,憤怒的情緒可以存在,但是一定要控制住。首先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讓情緒牽著走。同時也要明白,孩子有哭鬧的情緒也是正常情況,要正確,有耐心的去引導孩子。

父母再生氣,別對孩子說這幾句“狠話”,傷害可能無法補救

2.學會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其實父母能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有多少孩子能夠在長大之後還和小時候一樣陪伴在父母身邊呢?雖然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父母會感到很煩惱,也特別生氣。但是如果能夠把這件事當成孩子在成長之中的經歷,或許會發現很多不一樣,還有可能會變得更加有趣。

或許父母可以用一些方式,把這些事記錄下來。如果下次碰到孩子繼續哭鬧的情況,那可以試著去享受孩子在你身旁的哭鬧,然後記錄下這些有趣的瞬間。

3.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當孩子再把父母惹怒之後,父母都會特別生氣,會打孩子和罵孩子。甚至會特別消極的去看待這個問題,感覺孩子各個方面都不好。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同時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情緒,或許就能夠找到真正的方法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孩子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不要被情緒所困擾,把愛變成了傷害。

育兒問題小兔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兔媽媽育兒,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