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連山易究竟什麼樣子

周易包氏學之夏與《連山》易

連山易究竟什麼樣子

大禹治水成功,繼承了舜的帝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史記。夏本紀》),然後“班瑞於群后”(《尚書。堯典》)。

“瑞”就是美玉,“後”則是一方土地的管理者。禹以國號為“夏後”,很明顯有與諸侯平起平坐的意思。

這是一種有大功又知道謙讓的美德,“群后”(諸侯)誰不感恩戴德?

禹在位十七年。皋陶隨大禹治水有功,大禹本欲將帝位禪讓給他,可惜皋陶早卒。後來禹又欲把地位禪讓給益,但是諸部落皆願朝拜禹的兒子啟——“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引自《史記。夏本紀》)

夏的歷代帝王,似乎皆不足論;禹之稱帝,啟之賢能,當應在《連山》易上。六十四卦方陣,歸功於大禹,成為治國理民的新的法寶。

《古意新編》保存了《連山》易的大綱。《連山》易以君、臣、民、物、陰、陽、兵、象為八根重大的繩索,每根大的繩索下面另外又繫著七根小的繩索。八根大繩索高高掛起,故而被稱為八卦。這時的“卦”,實際上就是“掛”的意思。很自然,很樸素,也是八卦產生的真正由來(傳統認為伏羲創造了八卦並不正確)。

十六卦方陣圖與六十四卦方陣圖相比較,前者更像是以五行為主導的一年十二個月的時空圖,後者則是填充時空的社會與自然之中的各種代表。簡言之,前者是宏觀圖,後者是微觀圖。宏觀為輪廓,微觀為具體的事物。

大禹完成了六十四數方陣圖的推演,前面我們說到,方陣圖如無數的山川河流,最終卻有一條筆直的通天大道呈現,那就是逢九必重卦。

骨架形成,需要血肉的填充,需要靈魂的注入,如此才會成為《連山》易。

《連山》易的形成,用“象”的方法發明了八大卦對應八方天地,用“想”的方法發明了其餘眾多的卦。象由心生,想則創造了邏輯。

先說八大卦。

八大卦對應六十四數方陣圖的最上一排。

山高為陽,水低為陰。陽者高高在上,就像帝王南面而立;陰者環繞在側,就像群臣四面擁護。八大卦首先從對比中獲取靈感。有君就有臣,臣是君的輔助。有民就有物,民得物而生。有陰就有陽,有黑暗就有光明。有兵就有象,象是最好的“兵”。人事有君、臣、民、兵,自然有陰、陽、物、象。人事上有高下貴賤,自然上有動靜陰陽。相互參照,成為統治社會的最重要的八根繩索。

八大卦既然高高在上,就如八大高山。分別是崇山、伏山、列山、兼山、潛山、連山、藏山、疊山,每座大山對應一種重要事物,即君、臣、民、物、陰、陽、兵、象。

對於八座大山的命名,用的是對比法,與《易經》卦序所反應的“兩兩相偶,非覆即變”十分的類似,由此可見,《易經》也從《連山》易那裡吸收到了營養。八座大山,用的是觀察聯想法。有崇山就有伏山,也就是有高山就有矮山。有呈列狀的山,就有呈兼併狀的山。潛入山中就不見蹤影,山山相連就顯而易見。藏入山中是最好的兵法,能夠出奇制勝;山山相疊(人山人海)就會產生如大象般的轟鳴聲;一為奇兵,一為正兵。

這是很奇妙的思維。也許這就是對六十四數方陣探索的最初收穫。那麼,數象如何與事物對應呢?

按照古人自右向左書寫的習慣,第一卦,數字零的符號,六山相疊,一山更比一山高,似乎直達天際,故而為崇山之象。就像人間的君主,主宰萬物的一切。

既然坐北為君,那麼六爻的數字,下面三爻為君,上面的一排數字,就像是他在俯瞰大地萬物。

數字一的符號,一橫伏於兩山之南,故而為伏山之象。就像渺小的臣子拜伏在高高的君主腳下。

數字二的符號,兩山夾一谷,一橫列于山間,故而為列山之象。就像生活在山間的民眾。

數字三的符號,兩橫兼併在一起,故而為兼山之象。就像山下廣闊的平原,萬物活動在其間。

數字四的符號,一橫潛藏在兩山之陰,故而為潛山之象。山北為陰。

數字五的符號,兩橫皆與山相連,故而為連山之象。山南為陽。

數字六的符號,兩橫藏於山北,故而為藏山之象。地方廣闊,利於藏兵。

數字七的符號,三橫並列,如山被摺疊消失,故而為疊山之象。沒有山了,就像山被摺疊存放起來,象吧。沒有山,也是大規模交戰的地方,大象就可以任意縱橫,所向無敵。

再說其餘小卦。

八大卦每種山象對應一種大的事物。不同事物的組合,就會產生許多的新事物。

以崇山君為例,君的臣叫什麼呢?叫相。民的君為官,物的君為龍,陰君為後,陽君為師,兵君為將,君象人的首。

再看第二根繩索,臣為主導。臣之君為侯,臣之民為士,臣之物為龜,臣之陰為子,臣之陽為父,臣之兵為卒,臣就像人的屁股。

第三根繩索,民為主導。民之君為食,民之臣為力,民之物為貨,民之陰為妻,民之陽為夫,民之兵為器,民像人的身體。

第四根繩索,物為主導。物之君為金,物之臣為木,物之民為土,物之陰為水,物之陽為火,物之兵為執(拿),物像春天。

第五根繩索,陰為主導。陰君為地,陰臣為野,陰民為鬼,陰物為獸,陰陽為樂,陰兵為妖,陰像冬天。

第六根繩索,陽為主導。陽君為天,陽臣為幹(乾溼的幹),陽民為神,陽物為禽,陽陰為禮,陽兵為譴(責,光明正大),陽像夏天。

第七根繩索,兵為主導。兵之君為帥,兵之臣為佐(輔佐),兵之民為軍,兵之物為材,陰兵為謀(略),陽兵為陣,兵像秋天。

第八根繩索,象為主導。象之君為日,象之臣為月,象之民為星,象之物為雲,陰象為夜,陽象為晝,象之兵為氣。

夏之《連山》易,是第一個完整的易學系統,它集成了人類祖先們若干年的探索精華。看《連山》易六十四卦的結構,足以讓我們看到太多之前歷史身影。將《連山》易與《尚書》“洪範”篇、“禹貢”篇相結合,我們的收穫將會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