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最前線|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十年後,中國芯片會進入全球“四強”

今日,中國芯片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去年的同類大會名叫“2017展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深圳召開。從名稱的變化可以看出,除了會議的規格變高以外,還有芯片在如今的中國得到了更多的重視。

在本次論壇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這次論壇召開有兩個背景,一個是中國這些年集成電路發展比較快,中國這五年來特別是在移動芯片、物聯網芯片領域發展很快。第二個5G的到來,這給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帶來了大機遇。

在這兩大背景下,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有機遇,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

機遇來自於政府和行業的重視。這幾年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包括行業內,對集成電路的發展非常關注。趙偉國表示,互聯網從來都是中國最熱的行業,但是這幾年,尤其是這兩年來集成電路的熱度可能在中國超過了任何一個行業。特別是這次中美 貿易戰開始,集成電路產業成為舉國上下都關注的行業。

挑戰則來自於多方面,一是中國基礎差,並且存在惡性競爭,二是國外的某些國家對中國嚴防死守。

跟歐美相比,中國集成電路大部分都停留在低水平。資本的推動讓芯片成為市場的熱點,你幹什麼我也幹什麼,造成了產業的重疊浪費,中國90%以上的芯片設計公司都是不賺錢的。

但是,挑戰再大也得發展,因為芯片是中國“卡脖子的問題”。

趙偉國介紹,去年中國集成電路的產值大概是4100多億美金,中國進口了2700多億美金,今年中國集成產值大約會在4500億在4700億美金,進口應該在2800到2900億美金,當然要看中美 貿易戰的損失有多大,進口占整個產值的三分之二。

雖然今天中國集成電路非常脆弱,但趙偉國依然看好這個產業的未來。他預計,再有5年,2023年左右,中國集成電路基本上能站穩腳跟,到2028-2030年左右,中國集成電路在全世界會有一席之地,就是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