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當前主流面試形式 有一種號稱“很難”

今天古拙要和各位探討的是關於面試的話題,無論是進入企業拿一份offer,還是考公、入編,現在都強調“文能提筆安天下,面能熟練侃大山”。

當前主流面試形式 有一種號稱“很難”

現在市面上,某些培訓機構“人工打造”的金牌導師,實則根本沒有參加或很少參加實戰,卻生生將面試演化為變現的工具。今天我們就來刺破這些泡沫,“免費”和大家探討下面試的種類、特點、禁忌等內容,歡迎各路“面神”在討論區不吝賜教。

當前主流面試形式 有一種號稱“很難”

面試,歸根到底,就是考官通過在特定情境下觀察被測試者語言、肢體、行為等表現後,給出的與工作匹配度的判斷。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主要有幾下幾類: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單獨面試和集體面試,壓力面試和非壓力面試,一次性面試和分階段性面試,常規、情景化和綜合性面試。有時因為形式的不同還會加入演講、辯論、文件筐測驗等形式。當前主流是三種,其中最後一種最為複雜,號稱“很難”,但好在因評分標準不好把握,還不算特別普遍。

  • 第一種:面談

難 度:☆

靈活度:★☆☆

面談是最為普遍的面試方式,通常會由面試者在設定的問題中,選擇性瞭解情況。同時,隨著進程深入會增加部分“定製問題”。例如有時候在大型企業招聘會上提交簡歷時,HR會對部分求職者簡單瞭解情況。不要小看簡單隨意的幾句聊天,有時因為“首因效應”很容易形成對求職者的初步“刻板印象”。此類面談也多見於企業的初輪面試,極少數編制內的考試會作為一個面試補充形式。

特點:這類面試較為靈活,評判標準不一,會因為面試官個人喜歡有較大差異,此類面談又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隻有一個主考官負責整個流程,這種多見於小企業小單位錄用級別較低的人員時採用,例如超市招臨聘人員;二是多個主考官參加整個面試,一次只有一名應試者,如果加入更多限定條件,例如標準流程、標準答案、標準採分點就會成為我們探討的第二種形式——結構化面試。

禁忌:俗話說,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面談雖然對應試者要求不高,但是基於面試的基本禮儀,甚至對於一些自己中意的崗位,需要在極短的時間給面試官留下個好的影響,還是有一定的難處。古拙曾經歷過一場“路邊攤”面試,不超過5個問題,就定下了一位上市公司分公司實習生崗位。

當前主流面試形式 有一種號稱“很難”

  • 第二種:結構化面試

難 度:★☆☆

靈活度:★☆

結構化面試,是當前公務員面試中最普遍的形式,為什麼叫這麼“生僻”的一個名字,按照標準解釋是因為面試題目、程序、評價、考官等等方面又有同意明確的規範。(那為什麼不叫“規範化”面試,因為顯得“不規範”?)意思說,這是一個相對公平的面試形式,實則不然。無論是否對面試者性別、考場、崗位、序號等等進行區分,都存在較大的偶發性因素。舉個“栗子”,一個人數較多的結構化面試通常會讓考官抽一次籤,考生就考場和答題序號抽一次或多次籤,非常的隨機。這時你的位置可能是1號考場1號籤,或者是1號考場50號籤。1號籤的同志往往還沒有調整到最佳狀態,50號籤的同志往往已經沒有狀態。能說二者是絕對公平的嗎?實力懸殊較大的時候尚且值得商榷,何況實力接近的時候。

通常公務員面試3個題目左右,一個人全套流程下來接近10分鐘,到了30號以後就基本上需要吃個“公家飯”打個“流星嗝”,然後再進入下午的鏖戰。同時,為了相對公平,全天題卡只有一套,面試官耳朵都要生繭子了,同一個培訓機構出來的應試者如何能脫穎而出,況且現在反模本化嚴重。

因為此類面試採用較多,古拙就多說兩句,當前有一種趨勢,在公務員遴選過程中,面試重要性有所提升,少數地方已經探索先面試再筆試的流程。不僅節約了人工成本,而且時效性更強,週六週末兩天可以完成全部流程。

禁忌:心態失衡。結構化面試標榜的是標準化,因此在抽籤環節應注意放寬心態,無論是1號籤還是倒數1號籤,重要的是穩妥的發揮。當然,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誰不想抽個上上籤,你喜歡的是幾號呢?

當前主流面試形式 有一種號稱“很難”

  • 第三種:情景化面試

難 度:★☆☆☆☆

靈活度:★☆☆☆☆

情景化面試:此類面試大型企業甚至是外企面試中都較為常見,部分地方公務員選調也有應用。其打破了問答模式,堪稱反模本化“利器”,通常有無領導小組、文件筐處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行為分析(行為面試應用非常廣泛,基本上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企業,如寶潔、雀巢、箭牌、強生、高露潔等都有應用)。情景化面試中還可以加入辯論、演講、討論等形式,因而對面試者的展示更為客觀和全面,讓面試者可以在相對公平、真實的環境下觀察被測試者是否具備崗位所需素質。

當前主流面試形式 有一種號稱“很難”

這裡古拙重點探討一下無領導小組討論,這類面試從人數上屬於集體面試,從時間跨度上屬於遞進式,通常由6-10個應試者組成一個小組,共同解決一個問題,尋找最佳解決途徑。

流程:規則介紹、序號抽籤、前期準備、觀點陳述、自由討論、總結陳詞

題型:解決問題、分析案例等

角色:領導者、時間掌控者、建議者、破冰者、記錄員、總結陳詞者。

注意,這幾種角色可以是單一也可以是綜合的,例如領導者同時可以承擔後面的部分甚至全部角色。

禁忌:關於無領導小組,由於應試組員良莠不齊,沒有哪個角色是固定高分,最好的選擇是“補臺”而非“拆臺”,“合作”而非“鬥爭”。如果控場能力不足,不一定非要爭當領導,做時間掌控者、破冰者也是不錯的選擇。

更多面試問題,歡迎大家在討論區共同探討、不吝賜教,有興趣的可以關注古拙,私信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