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長城寶馬“婚事”終落地,雙方看上對方哪些優點?一個疑點待解

從2018年宣佈立項時震驚車圈,到被質疑項目是否“黃掉”,長城寶馬的合資項目,終於還是趕在2019年正式落地。

和以往國資背景與外資車企的“傳統合資”形式不同,雙方採取了更為新穎的“新合資模式”, 雙方的合作不僅在生產層面,還包括雙方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進行純電動汽車的聯合研發,與此同時,新的光束汽車不單獨建立銷售渠道,生產的車型還將分別在長城和寶馬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

长城宝马“婚事”终落地,双方看上对方哪些优点?一个疑点待解

光束汽車項目正式啟動。

一番熱鬧過後,再次對事件進行盤點,不難發現,寶馬的本地化生產需求,是促成此次合資的最直接原因,而長城也期待在與寶馬的合作中,實現產品和“江湖地位”的雙贏。不過,一個最大的疑點仍待解,那就是雙方共同研發,到底會結出哪些果實?

寶馬的本地化需求

實際上,在11月29日那場浩浩蕩蕩的項目啟動儀式上,雙方所透露的信息並不算太多。但對於寶馬而言,這是其新能源車戰略落地的關鍵一步。

长城宝马“婚事”终落地,双方看上对方哪些优点?一个疑点待解

光束汽車生產基地效果圖。

按照計劃,光束汽車項目總投資為51億元人民幣,年標準產能為16萬臺,預計擁有約3000名員工。其中,此前曾盛傳國產的電動版本MINI,生產任務最終還是無懸念地落在了光束汽車身上,這預計將是光束汽車的第二款量產車型(第一款有可能為長城的純電動SUV)。

长城宝马“婚事”终落地,双方看上对方哪些优点?一个疑点待解

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

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車生產和銷售國,寶馬終歸繞不開中國市場。正如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所言,“2020年,我們將開始在中國生產全新的純電動BMW iX3,並出口至世界各地。此外,通過與長城汽車合資,我們也將繼續拓展本土化的專業技術和生產。”

寶馬集團財務董事彼得博士的說法來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寶馬集團在本地化戰略上遵循明確的方針:生產跟隨市場。“這家合資企業將使我們進一步提升產能,打造更具吸引力的MINI純電動汽車,未來純電動MINI將在這裡生產,而且不僅僅只面向中國客戶銷售。”和iX3類似,電動MINI也將在中國生產,並銷往其他地區市場。

環顧當前自主品牌車企,長城汽車不但在規模和技術上儲備深厚,在與寶馬合作之前,長城已經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優秀合資對象,在業內看來,寶馬與長城合資,再次凸顯了中國市場對寶馬集團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其迅速推進電動化戰略。在新的政策下,理論上寶馬可以獨資生產電動車,但與長城合作,顯然是更合理的選擇。在此之前,奔馳和奧迪已經分別與合作伙伴北汽、一汽共同生產純電動車,而奔馳更將與吉利生產純電版本的Smart,這一合作項目與光束汽車有異曲同工之妙。

和一般車企不同,長城汽車在動力電池的佈局,或許也是吸引寶馬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光束汽車項目動工前兩天,距離張家港不到一百公里的常州,蜂巢能源車規級AI智能動力電池工廠正式投產,這個規劃產能18GWh的“超級工廠”,將為多家車企提供動力電池。蜂巢能源是從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獨立而來的動力電池企業,長城寶馬成為受益者,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與頭部車企合資:長城汽車的“剛需”

國內主流自主品牌中,國資背景的都有大體量的合資企業,民營的吉利坐擁沃爾沃汽車,而比亞迪也有與奔馳合作的騰勢,長城汽車的合資空間也就很大,作為德國三大車企之一的寶馬,自然也是極佳的合作對象。

长城宝马“婚事”终落地,双方看上对方哪些优点?一个疑点待解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長城汽車作為民營企業,與寶馬集團的合作是中國經濟深度改革開放後的成果。”魏建軍在當天致辭中,再次強調合作的重要性,“長城汽車和寶馬集團的合作,無論對寶馬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還是對長城汽車的全球化戰略都是強有力的支撐。”長城汽車的全球化,與世界範圍內的頭部車企合作,似乎也是繞不開的路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魏建軍還謙虛地表示,長城汽車只是汽車的“新兵”,寶馬則是前輩和老師。

目前,長城汽車在日本、韓國、德國、美國等地都有研發中心,在俄羅斯甚至擁有獨資生產的工廠,堪稱中國車企“出海”典範。

最大疑點待解:雙方共研發會結出哪些果實?

之所以說此次合作為“新合資模式”,很大程度上是雙方都沒有“拿來主義”, 光束汽車的產品將按品牌分別進入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各自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彼得博士和魏建軍都強調,雙方的合作是一種優勢互補,長城在國內有整齊的產業鏈以及高效的生產,寶馬則有豐富的豪車生產管理經驗以及新能源的技術儲備。

因此,光束汽車不同於一般的合資企業,只面向國內生產,其產品將面向全球市場銷售,共同研發和生產是本項目的重點。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在銷售渠道各自為戰的前提下,光束汽車產品佈局到底如何,雙方如何研發符合共同利益的車型,仍有很多疑點等待時間解答。

寶馬在華的首個合資夥伴華晨汽車,在市場換技術的道路上,只能說效果一般,自主品牌版塊並沒有因為寶馬而取得市場上的勝利。而華晨寶馬也成為了新的產業投資政策下,首家打破50:50股比的車企。

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光束汽車首款車型具體是什麼、未來會有哪些全新車型依然待解,唯一確定的電動MINI,實則上其原版車型已經由寶馬正式發佈,除了進行中國本土化優化,無需雙方從零開始進行研發。

長城非華晨,在與寶馬合資的話語權,也不可同日而語。補貼退坡後,新能源車市場終歸還是市場競爭,光束汽車會帶來哪些真正的爆款,雙方會帶來哪些研發成果,這些問題在未來幾年,都將極受關注。

採寫:南都記者 鍾鍵挺(蔡坤倫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